【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兩岸後ECFA時代 台商該走品牌路
中國市場消費轉變 台灣黃金10年關鍵

ECFA的效益須待時間來證明(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兩岸經濟協意簽訂後隔天,筆者剛好因公前往中國大陸,在飛機上與鄰坐的台商,聊起了這個話題,他說ECFA目前看起來表面很好,的確可以幫助台商做生意,不過他也說,到底會有多少的效益顯現,他也不知道,在中國做生意已經超過10年的時間,什麼樣的情況都經歷過了,雖然他相信ECFA一定會為台商帶來好處,但一切仍待時間來證明。

 

  我問過周遭的人對ECFA了解多少?大部份的人都只能回答「好像就是總統一直說的,台灣的商品免稅,這樣才會比較多人買」,但是許多台商朋友都認為「免稅」只是維持競爭力的最基礎要件,其餘如:價格、品牌形象、通路策略、產品定位、行銷活動等,才是在中國廣大市場致勝的關鍵。

 

  目前在中國市場,價格仍然是影響銷售的重要因素,但是這兩年中國勞工薪資逐漸上揚,以這次富士康為例,一些基層員工甚至調薪調了一倍,試想如果你的薪資從下個月起調漲一倍,你會不會改變你的消費習慣?價格還會是你買東西的主要考量嗎?

 

  這次到中國比起兩年前,同樣的地方有著顯著的變化,原本只有中小型旅館的地方,蓋好了五星級酒店、原本都是小吃攤的街道,開起了一家家的高級餐館,原本只有少數幾間網咖的休閒設施,也開起了一家家高級KTV,這些都代表著中國市場即將進入下一階段的轉變。

 

  ECFA替台灣爭取到了維持競爭力的時間,但是台灣企業也必須開始思考自己的定位,我常跟朋友說台商非常有韌性,全世界各地都可看到台商的身影,但是這些台商幾乎都是以「工廠製造」為主,鮮少有台商在世界各地闖出屬於自己的品牌。

 

  在中國市場也是如此,有的人會說品牌並不容易建立,但是如果你親自走一趟中國,每項食衣住行育樂方面,銷售不錯的產品,都有中國自己的品牌。例如,我下塌飯店的液晶電視就是我從未見過的中國品牌,而且在大賣場的櫃位比其它廠牌都來得大,這代表在中國要走品牌路線是有機會的,更何況台商有如此巨大的製造能力,試著走出代工之外的另一條路並非不可能,以中國市場為基礎,發展出自有品牌,絕對是下一階段台商要走的道路。

 

  兩岸即將進入後ECFA的時代,政府及企業的策略將影響著台灣未來幾十年的成長關鍵,簽定ECFA只是第一步,後續的配套措施才是政府最重要的一步。希望三年之後人民對於ECFA的印象,不再只是停留在「好像就是總統一直說的,台灣的商品免稅,這樣才會比較多人買」,在中國市場有著更多台商品牌的建立,那麼ECFA將真正成為台灣黃金10年的關鍵。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10/07/02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