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習慣在超商繳交信用卡費的民眾,最近可能要多跑幾家超商了。過去我們只要在一家超商就可以繳完全部帳單,現在因為某些銀行陸續與一些超商終止合作關係,所以卡友在繳費上將不會如往常一樣方便。
不只信用卡如此,某些電信公司也終止了一些超商的代收管道,銀行、電信公司會取消這些代收管道,主要還是成本考量,但是我建議卡友也該開始建立使用者付費的概念,才能讓這些便利的管道持續下去。
根據媒體報導,目前已經有超過5成的卡友,是透過便利商店繳交卡費,依照每個人重視隱私的人性來分析,筆者認為透過便利商店繳交卡費的人,應該都是屬於「全額繳清」者,因為使用循環利息的卡友,大多不願意讓外人知道,所以也不會透過便利商店與店員面對面的繳款。
如此一來,便利商店的繳費通路對於銀行來說就是沉重的負擔,假設A銀行每個月有30萬名卡友透過便利商店繳費,每筆需要付給超商5元的手續費,那每個月就要支出150萬元,等於一年下來有高達1,800萬元的成本。
而這批人大部分又是全額繳清的族群,對於銀行來說根本沒賺頭,所以每年上千萬付給超商的手續費,當然就是沉重的負擔,銀行開始取消部分超商代收的服務,也是不得不做的選擇。
少了主要超商繳費的通路,對於卡友來說增添了一些不便,如果住家附近剛好沒有配合收費的超商,那麼大概就只能透過轉帳繳款,有些還是要付出轉帳的費用,因此,筆者認為銀行應該開始推廣使用者付費的觀念。
過去,為了搶市場很多服務都是免費的,經過金融海嘯的重整之後,大家開始建立起正確的信用卡觀念,銀行也學到了如果每項服務都免費,只是增加營運困難而已。
以超商代收卡費為例,銀行可以讓卡友自行負擔手續費,如果卡友不願意負擔手續費,那就選擇其他的繳費方式,我相信為了「便利」,還是會有許多卡友願意負擔手續費。如此一來,銀行可維持提供卡友便利的繳款方式,又可減輕營運成本,這才是大家所樂意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