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臺灣銀行與兆豐銀行今(19)日共同宣布,各項有關人民幣現鈔進口的準備工作,已經與中國銀行(香港)協商完成,從明(20)天開始接受國內金融機構下單,並於下週二開始供應人民幣現鈔,民眾兌換成本將可大為降低。
過去台灣金融業者供應人民幣現鈔,都必須透過匯豐銀行或美國銀行兩家外商銀行進口,而且現在匯豐銀行其實也已停辦全球外幣現鈔供應業務,除了讓人民幣現鈔貨源不穩定之外,更可能衍生人民幣的偽鈔問題。
臺灣銀行指出,直接向中國銀行(香港)進口人民幣現鈔,不但可使國內人民幣貨源供應較為穩定,鈔券品質也更為提升,像首批供應的人民幣現鈔,將全部都是新鈔。
臺灣銀行透露,從台灣民眾的角度而言,人民幣現鈔直接進口後,兌換成本大為降低,大概比現在便宜1%,平均每換兩萬元人民幣,約不用花到新台幣十萬元,等於省下新台幣一千元左右。
據瞭解,臺灣銀行和兆豐銀行買進人民幣的成本,包括向中國銀行(香港)取得的資金成本,還有從香港空運到台灣的運費、保全保險費用。
臺灣銀行強調,賣給下游銀行的人民幣匯價會「儘量接近」,不會一模一樣,避免有操控市場價格的嫌疑。
不過,國內銀行如果還有之前跟美國銀行或匯豐銀行買進的人民幣庫存,由於得先消化的原故,所以民眾前期可能到部份銀行兌換,未必會感受到人民幣手續費的降低。
同時,因為國內央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現階段仍未建立官方的「貨幣清算機制」,換而言之,民眾到銀行兌換人民幣時,每人每次依舊以兩萬元人民幣為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