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將於今(20)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市場相當關注,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勢何時到頂;據悉,央行在書面資料中,數據顯示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呈現升值走勢,強調外界批評新台幣匯率弱勢,顯然有誤。
央行總裁彭淮南在書面報告中表示,不論是今(99)年以來,或是美國次貸危機風暴以後,甚至是廣場協定以來,新台幣對主要貨幣都是升值的,沒有特別弱勢,而且新台幣升值也有助於減輕進口物價的上漲壓力。
像今年1至9月平均,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較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年增率減少4.60個百分點,就是反映同期間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降低了國際原物料的進口成本。
彭淮南指出,今年以來,台幣兌美元匯率呈升值走勢,15日收盤價30.793元,較去年底、去年同日和去年3月2日,分別升值4.02%、4.63%和14.23%。
美國次貸危機以來,新台幣對主要貨幣同樣為升值,以15日與96年底比較,新台幣對美元、歐元及韓元,分別升值5.36%、10.19%及25.09%。
若與廣場協定的西元1985年底比較,新台幣對主要貨幣則是「大幅」升值,新台幣對美元、泰銖及韓元,分別升值29.41%、44.46%及61.15%。
央行在報告中也提及,全體外資進出金額,占台北銀行間外匯交易的比率高達63%,目前投資台灣股市的外資約6,000戶,其中僅20戶進出頻繁,其匯出入金額占全體外資匯出入的40%,顯見資金流動已經成為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
彭淮南表示,大量且進出頻繁的短期資金,會干擾國內經濟及金融穩定,特別是像台灣這種小型開放經濟體,因此在必要時,央行將維持外匯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