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買房理論再多 口袋沒錢又如何
掂掂自己預算 先買負擔起的屋

買房不是靠理論,而是靠經濟實力(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趁著上週末難得天氣放晴,帶著家人前往北海岸,途中一路經過關渡、竹圍、淡水等地,也拿了不少建商發的宣傳廣告,也順道去看了幾個興建中的建案。這些建案不約而同的皆把未來捷運線規劃進去,而我看了一下,這些規劃中的捷運線,沒有10年以上是不可能實現的。

 

  建商主要的目的只有一個,告訴消費者現在的房子很便宜,以後有捷運後房價肯定上漲。雖然目前生活機能不好,但是未來前景可期,大家趕快下手吧!買房子是要買現在還是買未來?很多人一直被這問題困擾不已,但是筆者卻有不一樣的看法,不管買現在或未來,重點只有一個「買的起嗎?」

 

  很多朋友找房子的時候,都會問我「該注重交通還是學區?」「我現在買的房子未來會不會增值?」,我的答案只有一個「你有多少預算買房子?」,通常我回答了這個答案之後,他們就不會繼續往下問了。

 

  因為依照大台北地區的現況來看,交通方便及明星學區周遭的房子,都不是我們能負擔的起。既然如此,就只能依照我們有限的預算來挑選「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房子」。

 

  以筆者自身為例,10年前買房子的時候,也知道要找交通方便、學區好的房子,但是口袋沒錢又能如何?這兩年來由於房市熱潮蔓延,很多人都變成了房市專家,選房子的理論每個人都能朗朗上口,但是卻經常忽略了自己的經濟狀況。

 

  我周遭很多人都是按照著這些理論在找房子,找到中意的房子,才發現自己根本負擔不起,而這些人也因為被這些「買房理論」綁死不知變通,所以對於買下自己第一棟房子的目標,就只能一延再延。我問他他們為何不能先買自己能夠負擔的房子?他們說這樣有違自己了解的理論,如果委屈買下,更代表自己買了爛房子!

 

  筆者奉勸這些想要買房子的人,自己能夠買到的房子絕對不會是媒體大量曝光的那些區域或建案,這些知名建案高達5成以上都落在投資客的口袋裡,除非哪天經濟崩盤,否則短時間之內,根本別想碰這些區域的房子。

 

  買第一棟房子不用知道那麼多的理論,算算自己口袋有多少錢、每個月可以負擔多少貸款,然後再開始找尋合理價位的房子,大部分人的第一棟房子都是這樣來的。至於媒體介紹的那些理論及好地段,等到自己經濟實力更雄厚時再來了解也不遲,如果想依照那些理論買房子,10年之後你可能仍然是無殼蝸牛!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10/11/23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