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景氣回升除了帶動消費,民眾投資意願也增加,但近來市面上卻出現假股票交易的案例,企圖魚目混珠賺取不法利益。金管會呼籲,此舉不但無法完成交割、取得款項,更觸犯刑法的涉嫌偽造有價證券,或使用偽造有價證券,切勿存僥倖心理。
繼2007年5月國內市場發現中鋼假股票後,台灣集保結算所上(11)個月底向證交所舉報,發現元大證券送存股票中含兩張正隆假股票,已向警局報案,協助追查是否有偽造集團。
金管會表示,這兩張假股票的特徵為沒有信託機構簽證鋼印股票、紙張大且留邊白、紙質非證券專用紙、正面無底紋及股票無防偽線。
據瞭解,持假股票的投資人,向元大證券辦理賣出股票交割,但並沒有獲得交割款。而券商因為已和證交所電腦系統完成交易手續,依規定須申報錯帳,並自負盈虧。
對於市場上又出現假股票,金管會強調,已督導台灣集保結算所及證交所作適當處置。另外,依現行證券市場交割方式,投資人賣出現股須先將股票送存,將再促請台灣集保結算所及各券商,加強檢測客戶送存的股票。
目前上市櫃股票集保率已高達90%以上,此機制將可有效避免假股票流通。且根據台灣集保結算所統計,截至今(2010)年十一月底止,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累計達1,502家,占全市場家數的94.35%,若是明(2011)年所有上市櫃公司都能全面無紙化,將可徹底避免偽變造股票的出現。
由於景氣逐漸復甦,預期民眾投資意願會越來越積極,金管會特別呼籲,投資千萬不要存僥倖心理,若持假股票交易,無法完成交割取得款項之外,更涉及偽造有價證券或使用偽造有價證券,將擔負刑事責任,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