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財政部發布稅收統計,11月全國賦稅收入實徵淨額為1,619億,較去(98)年同期增加10.5%。累計今(99)年1至11月,實徵淨額為1兆5,059億,較去年同期增加772億,增幅是5.4%。至11月止,預算數達成率為93.1%,財政部預估,今年可望可以達成預算目標,就算未達成,差距也不致於太大。
11月實徵淨額較10月增加較多的有:營業稅、貨物稅、關稅、遺產稅,以及土地增值稅。由於消費增加,經濟活動活絡,使得營業稅收入增加,而貨物稅及關稅收入增加,則是與進口大幅成長有關;至於遺產稅,則是因為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遺產稅,實物抵繳的部分落在11月;土增稅收增加,則是受惠於房地產交易活絡。
累計今年1至11月,營業稅收達到2,667億,創下歷年同期的新高,增幅21.3%,則是民國79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反映景氣好轉,民間消費回升且進口大幅增加;貨物稅收1,341億,增加196億;土地增值稅收660億,增加194億;關稅801億,增加191億;遺產稅290億,較去年同期大增139億,這主要是王永慶遺產稅的貢獻。
貨物稅中,油氣類貨物稅減少,但主因是部分款項要等到12月才入帳;車輛類貨物稅較去年同期增加188億,今年至11月止,新車掛牌數29萬6,807輛,較去年同期成長將近2成。
關稅大幅成長,主要則是因為資本備設進口得多,機械及電機等設備產品進口稅額增加;土增稅收增加的原因是房市交易依舊熱絡,也顯示出市場並不怕政府打房政策。
不過,受到去年不景氣的影響,所得稅收入呈現減少,營利事業所得稅減少430億,綜合所得稅減少46億;除了不景氣的因素之外,今年起,營所稅也從25%大減至17%,綜所稅調高免稅額及扣除額,顯示減稅也是導致稅收減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