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2010年進入倒數階段,展望明(2011)年,全球雖然可逐漸脫離金融風暴,但景氣復甦的腳步仍顯蹣跚,尤其成熟市場與新興國家復甦,將會呈現不同調。投資機構業者建議民眾,可以稍微提高現金持有比重,再依本身風險承受度,採取股債均衡配置、逢低分批布局的防禦性成長策略。
根據經濟領先指標顯示,新興國家明年第一季成長趨緩的機率確實頗高,但換一個角度思考,對於投資人而言,正是逢低布局的好時機,在單一國家中又以中國、印度最受關注。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表示,中國發展模式即將面臨轉變,眾所矚目的「十二五計劃」公布後,被視為推進第二次轉型的關鍵。未來經濟結構由生產主導轉向消費主導,將使民生消費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
富達證券研究部協理王紹宇則指出,中國發布十二五計畫內容,明確點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三大主軸,雖然短期因為貨幣緊縮政策,可能會讓當地股市受到衝擊,但以定期定額方式投資,長期仍將看好。
今(2010)年表現亮眼的印度市場,未來仍將受惠於龐大的內需消費力,加上基礎建設與稅制改革等,後續表現仍可期待。尤其針對升息衝擊,印度央行已經領先其他亞太地區國家進行升息動作,未來當東亞各國股市面臨升息壓力時,印度股市反應可望較小。
富邦投顧研究部協理陳艾儒建議,具備高成長性的新興市場,仍會是2011年全球焦點,但宜採「啞鈴式」投資,將重心部位同時放置在積極、防禦型兩端資產。
除新興市場之外,以美國、日本為首的成熟市場,雖然復甦腳步緩慢,但考量新興國家潛在政策風險與通膨疑慮,投資人可思考開始平衡布局。王紹宇並提到,美國勞動市場逐漸回溫,失業率下滑,使得過去一年來壓抑消費的要素已逐漸活絡,而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好轉,則日圓過往的升值走勢可能翻轉,有利日股後市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