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隨著五都新首長上任,當媒體詢問他們有關社會住宅的議題時,大家的回答都轉趨保守。這些首長被問到地方民眾反對興建社會住宅時,不約而同都表示,會尊重地方民眾意見多協調,絕對不會貿然動工。
這樣的回答讓我想到,最近校園所發生的霸凌事件,選前信誓旦旦的態度讓買不起房子的民眾有了一點希望,選後卻又潑了一盆冷水,政策的反覆對於弱勢族群是一種精神上的霸凌,放任社會階級成型以及不公平的賦稅制度等,對於廣大的民眾來說,又是另一種霸凌。
為什麼校園霸凌事件會不斷發生?有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跑不掉也躲不掉」,所以霸凌者越來越肆無忌憚。看看台灣目前的社會現況,勞保、健保、所得稅等,大部分都是從受薪階級的薪資所得下手,政府該扣的錢受薪階級一毛也跑不掉,更可悲的是大部分的人都只能在台灣生存,跑不掉也躲不掉。
因為中產階級跑不掉,所以政府每次需要錢的時候,一定是薪水階級遭殃,近期的二代健保不也是遇到反對聲浪就見風轉舵了?當社會要求政府向有錢人多課點稅時,政府只會說「這會影響經濟整體的發展」「我們需要取得社會共識再來談」。
說也奇怪,跟受薪階級拿錢的時候,怎麼不怕影響經濟發展?有取得社會共識嗎?說穿了就是吃定這群人跑不掉,就算有再多的反對聲浪,還是先做了再說。對中產族群予取予求,但對有權力、有勢力的人動都不敢動,這不是很像另一種型態的霸凌嗎?
霸凌的定義很廣,透過某種形式長期讓人感受不舒服或不公平,都可視為霸凌。過去幾年台灣社會貧富差距沒有這麼大的時候,大部分的人並不會感受到政府某些政策的不公平。
而隨著時代變遷資訊傳播快速,每項政策都被清楚的攤在陽光下,這些年來我們才發現原來每年收入動輒千萬的人,健保費繳的比我們少,那些豪宅的房屋稅也少的可憐,有些名下現金及資產上億的人,政府竟然課不到稅,有的人甚至還可已退稅!
讓有錢人多繳一點稅的聲,音已經在社會上存在很久了,卻只見財政部弄出個「奢侈稅」,這對消除人民痛苦指數、縮小貧富差距有用嗎?
再過幾天就是民國100年了,國父當年建國的理想其中有一項是建立「均富且公平」的社會,當今的執政者是否還記得100年前開國的理想?兩年多前民眾用選票掃除了政治上的不公不義,政府也該利用政策替人民掃除社會上的不公不義,如果不能做到,對於人民來說,政府只不過是個合法的霸凌者罷了!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