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美食檔案》藺草炊製米糕香 紅目鰱鬆超絕配
在來舊米碗粿Q滑 杉木增添米飯香氣

以藺草蒸籠炊製的米糕,搭配魚鬆、肉燥味道絕佳(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到晴光市場逛街,也許有人偏好品嚐芋頭米粉,享受那種湯清味雋、且蒸熟外加的芋頭,膏溶湛美的口感。或是到麻油雞酒、藥燉豬腳攤,體會一下花小鈔滋補身體的妙趣。

 

  若在黃昏時分、夜市尚未開張之際到訪,可別忘了帶些台南米糕跟碗粿回家,那保管吃過之後,要時時回味的。

 

  話說在這裡擺攤二、三十年的大嬸,由於是個道地的台南人,因此手藝自然也遵照家鄉的作法。像是她的藺草編製米糕蒸籠,其實在台南並不罕見,可是走在台北街頭,卻頗能成為古都風味的標記。所以即便使用的歷史悠久,但蒸具特有的透氣吸濕功能,仍能保有一整天米飯的乾爽。

 

  無怪乎,只消淋上特製偏甜、卻不油膩的肉燥、魚鬆,再配上那塊簡直迷死人的醃黃瓜。往往吃一碗根本不夠,都是得連吃帶包,才能滿足饞癮呢!

 

  當然,愛吃米點的人也不容錯過,這兒由在來舊米磨製的Q滑碗粿。照理說,糯米最容易使人消化不良。可做成如此細膩的點心後,卻反而冷熱皆宜。所以夏天時若太晚來,常會空手而歸的。

 

  除此之外,位於臨江街夜市當歸鴨攤的肉燥飯、魚鬆飯,也是店家獨門絕活。因為同樣以藺草保溫的糯米飯,雖然不足為奇。但單是如此,老闆認為飯的香氣並不夠。所以還得墊一塊杉木,定期更新。才能讓顧客把飯划入口中時,又多了一股清新之氣撲鼻。(註:這可是商業機密,值得想創業的人學習。)

 

  至於淋的肉燥,不僅濃郁;肉的質感與豬油、滷汁的分布,更是讓飯增色的關鍵。而會販賣米糕的店家,對魚鬆的口味也很講究,這兒用的不是虱目魚,也不是狗母魚,是紅目孔,也就是有一陣子價格忽然飛漲的紅目鰱是也。

 

  那時紅目鰱曾經飆漲到一斤要兩、三百元,網路間還盛傳:「昔日窮人魚,現在無錢不敢問津。」有時隨便一秤,沒有掏出個三、四百,還提不回家。聽起來雖是笑話,但據說是漁業資源枯竭所致,無可奈何。

 

  但如今不知是從哪裡進口,連大賣場都有冷凍盒品出售,因此若沒嚐過此味者,建議可以試試那細緻酥鮮的口感,配上飯的確不賴!

 

《本專欄固定每週一、四刊出》

【2011/02/14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