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某銀行最近打出了幾個老人一起騎機車的感人廣告,鼓勵大家要有夢想,廣告感動了很多人,這讓我想到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位電影導演的文章,這導演為了拍出自己想要的電影,所以拒絕與現實妥協,商業化廣告或電影的案子他絕對不接手,他認為如果接了這些工作會讓自己很痛苦,也因為這樣他的生活過的也不是太好。
去(99)年開始他在網路上號召支持他的人小額捐款,期望用積沙成塔的力量募集到拍攝基金,他說他絕對不接受大額捐款,因為他拍的電影不想受投資人的控制,對於這些堅持夢想的人的確令人敬佩,不過有時過份偏執,卻也變成自己逃避壓力的一種藉口。
以這位導演來說,他最執著的地方在於不願意接受商業化的工作,並宣稱不接受金主的贊助。因為他想要保有主導權,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他真的那麼想要完成他的夢想,他是不是該委屈一下做些商業化的產品,來賺取拍片基金?否則走向小額募款靠別人捐助的方式,與金主投資有什麼不同?跟很多人募款有比跟少數人募款來的高尚嗎?
我在網站上也清楚看過了這位導演的理念,說實在的我也佩服認同他的拍片理念,但是對於他那些不碰商業化等等的堅持,我卻認為只是彎不下腰的一種藉口而已,真正堅持夢想的人,會願意為了夢想做任何的付出。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那支銀行的廣告,如果那些老人只是坐在家中等待時機來臨,而沒有積極的準備,那麼這些老人家有可能完成機車環島的夢想嗎?這支廣告還會感動這麼多人嗎?
筆者因為工作的關係,這些年來接觸到很多有才華的創意者,這些人會拿著他們的創意,來公司尋求資金上的奧援,其實我發現這些人並不完全是資金上的問題,我會跟他們說,如果你先去做了某件事情再來做你這個創意,一樣可以達到你要的。
通常我得到的回答會是:「我不想先去做那些事,因為那些事違反我的原則,所以我想直接做我想做的事」,這種人我通常不會答應跟他們的合作,因為我認為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堅持夢想,只是想便宜行事而已。
這年頭說夢想的人很多,願意彎下腰實踐夢想的人卻不多,被那支銀行廣告感動的所有人,回頭檢視一下自己是否也有同樣的勇氣吧!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