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最近看到有人開始在投資「純銀」,因為金價已經很高,所以開始轉向投資純銀,週邊的朋友跟我討論下一波會炒什麼?是否我們可以做好準備也跟著賺一筆?
我跟他們說,這年頭什麼東西都可以炒,有錢人在某個領域賺了一票之後,就會開始找尋下個投資標的。像是最近因為奢侈稅研議開徵,投資客認為短期之內房市可能沒啥搞頭,就再找尋下一波的「獵物」。
有次我跟某個老闆吃飯聊天,我問他台灣社會下一波熱門投資標的是什麼?他說「氣質」,一開始我聽的一頭霧水,經過他解釋之後才慢慢了解,他說有錢人賺飽之後,就會想要改變自己,為了不想讓外界感覺他們滿身銅臭味,於是他們轉換投資標的。
剛好,台灣政府這兩年所大力扶植文創產業,正符合這些有錢人想要「氣質」的條件。當老闆們聚會聊天時,如果說最近在研究某某大師的名畫、或者在籌拍某某電影,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有「氣質」許多?
這兩年看到某些財團大手筆投資電影、電視、甚至名畫,就可以隱約嗅出下一波有錢人想要玩的東西,而「文化創意產業」又是政府大力扶植的產業,官商既然都對這個領域有興趣,可想而知這個產業絕對會是下波的主流行業。
有些創投也募集了XX文創基金,準備大手筆進軍這個產業,對於一向苦哈哈的創意工作者來說,這樣的氣氛就如同來了一場及時雨,願意投資的金主變多了,也代表創意工作者成功的機會變大了。
但是筆者認為,過去台灣的產業不管是傳統產業或是電子業,重點都在「製造」,文創產業卻講究「創意」,既然是創意就代表沒有規則可循,也沒有標準作業流程可以參考,這個產業在台灣能否成功,恐怕還是未定之數。
不過,可以預見的未來是,只要掛上文創相關的公司或商品,都會受到大家的矚目,就像當年網路興盛的時候,只要掛上「.com」就會財源滾滾來,金融行業一定也會包裝出相關的基金商品,來供一般民眾認購。
這是個擋不住的趨勢,在趨勢還沒有來襲之前,各位不妨做好準備搭上這波順風車,不然每次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賺錢,這次總該輪到我們了吧!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