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日本震災撼動亞洲股市,今(14)日日股重挫5%,南韓、大陸、台灣等鄰近國家股市,也受到牽連而大跌。法人表示,日本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內需出現缺口,將影響消費需求進一步減緩,恐怕不利於全球經濟發展。
日本遭受地震、海嘯連番襲擊,由於最大災情發生周邊皆為日本工業重鎮,經濟損失目前仍難以估計。而回顧1995年阪神大地震,日本股市波段最大跌幅達到約20%。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日本強震造成的災情並不利投資信心,加上利比亞局勢、歐洲債信消息等不確定性依舊存在,國際金融市場短線增添震盪風險。
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則指出,具有重建需求的鋼鐵、水泥、玻陶、電器電纜及建材營造,都具有短線題材效應,但長線影響仍要觀察。
回顧近幾年的國內外重大災害,包括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南亞大海嘯、中國汶川大地震等皆於當日收盤後發生,隔日台股除汶川強震外多出現大跌,反應災後投資人先殺出的恐慌性賣壓。
但葉獻文也分析,隨後股市往往回歸反應中長期景氣,如美國九一一發生在科技泡沫後,景氣尚未重回多頭,因此隨後一周、後一個月仍然維持大跌,而另外三大災害發生時皆在正向景氣循環,後一周股市表現因此回復正常水準,因台股目前仍處於多頭景氣之上,預料震災影響只屬於暫時性。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1995年阪神大地震經驗顯示,重建題材將拉抬日本未來幾季的經濟回升,建議股市投資人無需因短線震盪而調節,持股比重較高者可增持全球債券資產防範下檔風險,或藉由定期定額新興亞洲區域基金掌握低檔布局的機會。
歷次國內外重大災害後台股表現,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