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近期亞股震盪激烈,再加上今(2011)年以來表現受到壓抑,似乎不見外界原本的樂觀預期。不過基金業者認為,亞洲仍是全球經濟成長的火車頭,股價回檔反而提供投資人進場布局時機,其中印度、中國,將是消費成長動力最大的兩個市場。
開春之後亞股表現不佳,又加上全球通膨疑慮,資金逐漸回流成熟市場,讓許多投資「小戶」傻眼,深怕從此套牢。不過儘管短線壓力確實不小,但後市展望仍佳。
富達亞洲投資總監Catherine Yeung分析,部份資金雖從亞洲或是其他新興市場撤出,但若觀察資金流向狀況,可發現大部份是與ETFs指數型基金操作有關,意味著此部份為短線及投機的資金流出,反觀非指數型基金,年初以來仍是淨流入,代表長線投資人仍待在市場上,
亞洲被看好的市場,首推印度、中國兩大地區,根據里昂亞太證券市場統計,亞洲中產階級人口和可自由支配的支出,都呈兩位數成長幅度。Catherine Yeung也指出,像中國宣布「十二五計劃」,兩項重點發展範疇分別為增加社會支出與產業升級,此舉將讓內地經濟由出口導向轉為消費導向,以確保中國的市場實力。
而印度方面,更具備三大長線投資機會,包括「穩健經濟成長」、「有利人口結構」、「暢旺消費實力」,因此後市持續被受看好。
至於近期通膨疑慮引發市場關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甚至警告,去(2010)年食品價格上揚已導致物價上漲,今年這樣的壓力仍會存在。Catherine Yeung則認為,亞洲現在確實出現通膨疑慮,但在這段期間仍有部分產業表現亮眼,例如汽車、食品飲料、能源等,短線上雖然震盪,可是長線聚焦消費題材仍會有不錯獲利,而中國、印度市場正可逢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