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眾所期待的接管銀行呆帳大戶名單,金管會終於在輿論與政院的壓力下,於本月(1月)23日公佈於存保公司網站,超過百萬元以上的呆帳戶有2818筆,呆帳金額更將近新台幣140億元。名單中赫見大公司、名人及民意代表,造成社會譁然。
由於銀行法第48條修正草案並未通過,所以不能任意公佈銀行的客戶資料與往來狀況,目前僅有被RTC接管的三家銀行,能公佈呆帳戶名單,所以政府第一次對外公佈的呆帳戶,受到各界高度的關切。其中台東企銀百萬元以上呆帳戶共有893筆,金額約36億元;花企為678筆,金額約33億元;備受注意的中華銀則高達1247筆,呆帳金額也近70億元。
呆帳榜首就是禾豐集團及所屬的國產汽車,金額達到三.六億元。因涉及掏空禾豐集團的張朝翔兄弟,二審分別被判七年和十年,併科罰金30億,銀行求償無門,最後全民買單。
安鋒鋼鐵公司呆帳三.二八億元,成為呆帳第二大戶。前高雄市議長朱安雄與立委吳德美,更因賄選案遭到通緝,流亡海外。雖然朱挺介出面喊冤,但是要還錢就再慢慢等。
其他知名企業還有鴻禧集團董事長張秀政的秀岡開發、長億實業、維力食品、羅莎食品、宏福建設等等。知名的人士則有海外放話喊冤的陳由豪、前立委游淮銀、民進黨立委鄭朝明、台北市議員陳政忠等等。
然而,像是羅莎食品、大批發百貨、聯蓬食品、美式家具與三信商事等地雷企業,全都是中華銀的呆帳戶,令人納悶銀行的風險管理機制在哪?為什麼老是踩到地雷企業?又為什麼政商關係密切的名人、民代,可以揮金如土?比照近日檢調所查獲中華商銀搭售公司債的超貸弊案,不禁令人懷疑是否有更深一層盤根糾結的關係,另外還會有多少呆帳將發生在其他銀行上?
許多民眾對於動輒上億的呆帳咋舌不已,更懷疑真正的呆帳大戶並未現形。而此次金融重建基金(RTC)最少要動支500億元來處理接管銀行。另外,根據立院財委會公佈所有銀行的呆帳數字,竟高達1723億元。若是這些呆帳最後都要全民來揹負,那每人就要承擔7491元的呆帳。
雖然,朝野雙方都贊成儘速通過銀行法第48條修正草案,並根據RTC條例第十一條,逕行公佈名單。但是,公佈名單就能遏止呆帳發生嗎?重要的是金融管理機構能發揮功能,確實扼制銀行的超貸行為,不能任由呆帳大戶以人頭借貸;銀行更不能藉由RTC的接管,要全民一起來幫呆帳大戶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