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貿】
全球貿易環境評比 台灣排第九勝陸韓
星港蟬聯前兩名 台灣過度依賴大陸

台灣首度加入貿易評比,一舉拿下第九名(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台北市進出口公會(IEAT)(13)日發布「2011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風險調查報告」,不但將貿易地區研究數量增加至42個,更首度把台灣納入評比,結果被視為最適合台商貿易的地區,由新加坡蟬聯冠軍,第二名則為香港,而這兩個國家也在過去三年以來,都包辦前兩名。

 

  這項調查主要是從「貿易自由度」、「貿易便捷度」、「貿易難易度」、「貿易風險度」及「國家競爭力」等「一力四度」面向,來作為評估模式核心,作為國內業者從事全球布局時的參考。

 

  台北市進出口公會理事長劉國昭指出,隨著ECFA簽署完成,貿易業者如何把握「後ECFA時代」的商機,擬訂全球市場策略,不僅攸關企業生存實力,更攸關台灣經濟力。

 

  綜合所有數據來看,被評定為最好的前十個貿易地區,依序分別是新加坡、香港、加拿大、澳洲、英國、美國、日本、德國、台灣、法國。

 

  其中最受矚目的台灣,今(2011)年首度加入評比就一舉拿下第九名,優於許多已開發國家,雖然仍低於同屬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香港,但比主要競爭對手中國大陸(第十七名)、韓國(第二十二名)排名都還要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觀察42個貿易地區「四度」構面平均分數,相較於去(2010)年調查結果,首度呈現全面下降態勢,且又以「貿易自由度」的評價下降最多。分析主因在於去年經濟仍有探底的隱憂,加上歐美復甦不如預期,各國為防患未然,競相透過貿易保護措施,試圖拯救自己國內經濟與出口貿易的原因。

 

  至於評價最差十名,依序則為柬埔寨、菲律賓、伊朗、孟加拉、阿根廷、埃及、巴林、奈及利亞、墨西哥、巴西。

 

  另外,這項調查報告也發現,從2001年至2010年,台灣對29個新興市場貿易依賴度逐年上升,特別是對中國大陸由4.61%成長至21.67%,重心有過度傾斜疑慮,如何分散風險,將是政府、貿易業者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2011/04/13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