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撞球神童吳珈慶轉籍中國的消息一傳出,政府立刻官樣的說「人才流失的警訊已經擴展到各個層面,政府必須提出對策加緊因應」,我相信半年之後這樣的情況會持續,頂尖人才也會繼續流失,因為這是自然的市場反應,除非台灣的產業結構及行政效率能在短期內快速轉變,否則將很難扭轉頹勢。
不過話說回來,大家也別看了新聞報導「某某人又被中國以幾百萬年薪的條件吸收」就認為自己到對岸也可以拿到這樣的價碼,這就類似並非每個台商在中國都能賺錢的道理一樣。想要到對岸求職之前,不妨惦惦自己的斤兩,否則薪資有可能比待在台灣還低。
目前媒體報導被大陸高薪挖走的人士,都是具有特殊性的專業人才,中國的某些產業為了跟上世界的腳步,不惜一切的高薪找人才,來縮短與世界的差距,所以這些人才不管走到世界各地,都會有很好的待遇。
依照未來的趨勢,電子業及文創產業的專業人才在中國應該會非常搶手,電子業的人才指的並不是一般的工程師或作業員,而是掌握關鍵技術的核心人員,文創產業也是如此。
中國大陸最近這兩年大力扶植相關產業,例如:動漫、遊戲,只要在台灣稍有知名度的人,中國都開出很優渥的條件來網羅,知名漫畫家朱德庸就是其中一例,想要到大陸謀發展的人,務必想清楚自己的關鍵優勢在哪裡,否則去到對岸也只是成為一般的上班族而已。
有人說,台灣絕對沒有辦法抵擋這股人才外流潮,筆者認為台灣跟對岸最大的不同就在於行政效率,當對岸要扶植某個產業的時候,從中央到地方都會以最快的速度,把軟硬體環境建設起來。
以文創產業來說,中國很多省份都已經有專門生產動漫的基地了,反過來看台灣,扶植文創產業很多的方案都還在「研擬中」。三年前總統大選的時候,政府說要在高雄發展軟體園區,如今總統大選又快要到了,高雄軟體園區的發展仍然慢如牛步。
有能力有才華想要實踐夢想的人,是禁不起一再等待的,當人才感覺沒有希望的時候,自然會找尋更好的環境待下來,所以社會其實也不用太過批判那些投效中國的專業菁英人才,他們並不全然是被金錢所引誘,人才就是需要舞台發揮,台灣沒辦法提供專業人士所需的舞台,當人才不斷外流的時候也就無計可施了。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