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
花博退票爭議未斷 消基會:公辦綠博可退
未考慮展場容納量 花博:比世運會具保障

花博閉幕後,仍有93萬張預售票未回籠(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花博於本週一(4/25)風光落幕,累計參觀人次創下896萬的記錄,但卻仍有93萬張預售票未回籠,全部作廢。不過,消基會抨擊花博總部只為了衝業績,而未考慮展場容納人數問題,卻以「規費」規避消費者的退票權益,讓花博有美中不足的遺憾。

 

  由於害怕票券作廢的民眾,在倒數最後一週全卯起來入園,使得參觀遊客人數明顯上衝,每日平均約有10萬人,而閉幕前一天(4/24)的入園人次更突破18萬人。但最後仍有93萬張預售票來不及使用,依花博總部的規定將全部作廢。

 

  消基會日前主張預售票依法均可辦理退票,但花博總部回應門票收入屬於「規費」,並不適用消保法或民法等相關法規。依《規費法》第19條,民眾持有門票,卻未於結束前入園觀賞,可歸責於消費者本身,主辦單位不須退費。

 

  不過,消基會卻質疑,花博總部原本預設的參觀上限是800萬人,但預售票開賣階段即售出350萬張,佔總量的43%,顯然一心衝業績的主辦單位,並未完善考慮展場容納人數的問題,導致持有票券的民眾雖有心入園參觀,卻不得其門而入。

 

  以「夢想館」而言,民眾排隊領取預約券後,還得歷經好幾個小時的等待,才能進入展館參觀。為期171天的花博,每日發放3,705張預約券,總計約63萬人可以入館,以花博近900萬的入園人潮來看,等於14人中,僅1人能進館。

 

  在退費辦法方面,消基會也指出,同樣是公辦的「宜蘭綠色博覽會」,民眾均可於展期結束前退票,且不限票種,但花博的票券卻援引《規費法》,堅持無法退費,顯示存有爭議。

 

  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就抨擊,各項活動均講求流量限制,但從花博的經驗看來,主辦單位明顯在考量空間容納層面犯有缺失。而消基會訴求「退費」並不是真正的目的,是希望未來政府舉辦的相關活動,可針對票券、容量空間等要素擬訂明確的處理機制,以避免類似問題再度發生。

 

  面對這些質疑,花博總部表示,綜觀日本愛知博覽會、上海世博會,熱門展館均設有人數限制,加上「夢想館」受限於空間的容納量,為了維護參觀的品質,因此每天只能發放限量的預約票券。

 

  花博總部更進一步說明,花博與綠博可能因為援引的法規不同,導致在退費辦法的處理上有所出入。不過,相較於不可退票的日本愛知博覽會、上海世博會,以及必須在比賽日前3日退票的高雄世運會,花博門票的退票措施已十分保障民眾權益。

【2011/04/29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