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今(100)年三月份信用卡業務,在併入228三天連假業績及民間消費力增長的影響下,使得簽帳金額達到1,366億元,不僅比二月足足多出約230億元,更創下歷年同期最高紀錄。累計今年第一季刷卡量也比去(99)年同期增加311億元,更比前(98)年金融海嘯時期大幅成長30.63%,同時刷新史上第一季同期的刷卡金額,足見信用卡市場「打斷腳骨顛倒勇」。
根據金管會公布三月份信用卡揭露資料顯示,國內36家發卡機構的流通卡數已連續11個月上升,達3,109萬1,024張,是98年9月以來再次回到3,100萬張以上的水準,比上月大幅增加21.7萬張。不過,有效卡數的成長就顯得緩和,僅比上月增加3.4萬張,達到1,962萬餘張,讓有效卡率持續第二個月下滑。
在當月新發卡量方面,3月份整體有47萬3,350張之多,是97年12月以來的最大量。其中正值換卡作業的永豐銀行,再加上3月新發的「美麗華卡」、「商務御璽卡」的效應下,當月發出12萬1,519張新卡,蟬聯發卡王寶座;第二位的國泰世華也有太平洋SOGO悠遊聯名卡的助陣,新卡量一舉衝破5萬張,達到5萬4,817張;玉山銀行也不惶多讓有5萬張以上(50,847張)新卡的表現,排第三位;至於中國信託雖屈居第四,但在3月份也新發了六福生活美學聯名卡,讓當月新卡量來到4萬3,055張;台新銀行及花旗銀行則分別以3萬4,148張及3萬897張居第五與第六名。
3月整體停卡數有26萬9,311張,比上月增加5萬1,387張。以國泰世華停發3萬1,984張最多,其次是中國信託的2萬6,204張,而花旗銀行(26,131張)、玉山銀行(22,801張)、台北富邦(22,659張)、永豐銀行(21,684張)的停卡數都在2萬張以上。
整體淨發卡數(發卡量減停卡數)則高達20萬4,039張,不但是去年5月以來連續11個月的正數表現,更是自94年7月來5年多的淨發卡數最高紀錄,顯示各銀行趁著景氣回春之際,開始著重在發卡的業務上,以重新布局市場版圖。
整體淨發卡數的大幅上升,也是整體有效卡率下滑至63.12%的主因之一。不過,有效卡率最高的花旗銀行則微升至81.96%,台北富邦則是下降到73.25%,渣打銀行(72.52%)、第一銀行(71.15%)也都呈現下滑,但仍保持在七成以上的有效卡率;發卡量不大的永旺信用卡也有69.15%的不凡表現,動卡率連續5個月在六成以上,而且月月高升;中國信託(68.25%)、匯豐銀行(68.03%)、國泰世華(67.95%)、三信商銀(66.45%)、華泰銀行(65.96%)、兆豐商銀(65.81%)等,動卡率表現都高於平均值。
在簽帳金額方面,整體刷卡量達1,366億元,是歷年同期的新高,比上月增加230億元,成長20.21%之多,較去年同期則多出122億元,成長9.78%,主要是消費力續強及228連假業績併入的緣故。累計今年第一季的整體簽帳金額則有3,952億元,比去年第一季的3,641億元增加311億元(成長8.55%),若與金融海嘯最嚴重的98年第一季(3,026億元)相較,則增加了927億元,大幅成長30.63%,也創下歷年第一季的新高紀錄。
至於各銀行簽帳金額的排行上,前五強刷卡量全數成長,而且都在百億以上。中國信託仍以霸主之姿創下244億元(市佔率17.90%)的佳績;國泰世華不但以188億元(市佔率13.75%)超前花旗銀行成為第二名,還比上月大幅增加66億元,更是該行有史以來單月最高的簽帳金額;花旗銀行排名滑落至第三,刷卡量也有增加(158億元,市佔率11.53%);第四名是台新銀行(117億元,市佔率8.59%),第五則為台北富邦(109億元,市佔率8.01%)。
3月整體循環信用餘額已降至1,718億元,比上月大幅減少51.5億元。花旗銀行循環信用餘額有328億元(市佔率19.09%),中國信託為201億元(市佔率11.72%),而玉山銀行市佔率衝破10%(172億元,市佔率10.03%),其餘國泰世華(158億元,市佔率9.22%)、台新銀行(131億元,市佔率7.61%)、遠東銀行(107億元,市佔率6.25%),循環信用餘額都是百億元起跳。
整體預借現金反倒成長不少,3月26.5億元比2月成長42.86%,其中中國信託增加至7.3億元(市佔率27.50%),花旗銀行也有斬獲達到3.5億元,市佔率則下滑至13.33%,而玉山銀行的2.2億元(市佔率8.36%)頗有迎頭趕上之勢。
在民間消費持續暢旺下,信用卡市場顯然已從卡債風暴及金融海嘯中甦醒過來,各家銀行也紛紛擺出陣勢,採取衝發卡量、擴增刷卡量的策略。尤其在國際發卡組織的主導下,御璽卡、鈦金卡逐漸成為新卡主力,市場競爭將會更形激烈,不過卡友在申辦信用卡時,還是要多加比較,選擇持續舉辦優惠活動且貼近民生消費的卡片為宜。
三月份信用卡發卡前十名,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