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針對S&P將美國長期債信自「AAA」調降一級至「AA+」。中央銀行今(7)日發布新聞稿強調,台灣不受影響,投資人不用恐慌。央行並引述美國財政部的說法指出,S&P對權衡性財政支出的估計,可信度及公平性令人質疑,所以信評可供參考,但不宜過度依賴。
Standard and Poor’s(S&P)於8月5日調降美國長期債信評等,債信展望為「負面」,其中出現2兆美元的誤差,隨後該公司雖已修正誤差,但卻改以政治理由,將美國長期債信自「AAA」調降一級至「AA+」。
美國財政部認為,S&P的降等理由,從經濟面考量轉為政治面考量(changing their principal rationale for their credit rating decision from an economic one to a political one);同時,在修正2兆美元誤差後,仍急於調降對美國的債信評等,其可信度及公平性,皆令人質疑。
聯準會與其他金融監理機關共同發表聲明指出,對於美國政府、政府機構及政府贊助企業(government-sponsored entities)等所發行或擔保的公債及證券,其風險權數不受影響,銀行資本比率將不會受到S&P調降美國債信評等所影響;同時,聯準會貨幣政策執行、公開市場操作及貼現窗口等運作,也均不受影響。
央行指出,美國信評公司的債信評等具個別主觀性,部份城市型或經濟規模小的國家(如香港、新加坡及丹麥等),S&P給予債信評等居然高於美國,近期投資者有所疑慮的西班牙,各信評公司所給予的債信評等,反而比台灣、日本及中國大陸為佳,均顯示該信評公司的債信評等具有主觀性,且無法反映一國真正的經濟規模、金融市場廣度、深度及舉債能力。
央行特別呼籲,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及持有美國公債的主要國家,均表明不受美國債信降等所影響,因此投資人勿須過度恐慌,而且信評公司的評等,僅是參考資料之一,仍應自行審慎評估判斷。
央行進一步表示,7月份美國失業率由6月的9.2%降至9.1%,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為11.7萬人,高於預期的8.5萬人。雖然各投資銀行下修今(2011)年下半年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成長預測,但多數預期下半年經濟仍將持續成長,且優於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