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7月基金規模出爐,根據數據顯示,睽違15個月後,國內投信基金規模重回1.9兆水位,其中受投資人青睞的基金以債券居多,包括高收益債券、跨國投資一般債券,均有一成以上的成長。進一步分析淨申購情況可以發現,高收益債基金仍是最吸金,淨申購約48億元。
基金規模自2010年3月以來,能夠在本(7)月再度重回1.9兆水位,固定收益產品可謂功不可沒。觀察海嘯前後,2009年1月固定收益基金檔數僅14檔,而迄今檔數高達39檔,同期間規模更從128億躍升至1,302億,成長率超過十倍。
匯豐資源豐富國家債券基金經理人游陳達表示,短期風險規避心態升溫,投資人轉抱安全性資產,最明顯的是,7月8日市場大跌後,除了公債指數及全球投資等級債指數維持正報酬外,其餘的高收益債指數及新興市場債指數則都下跌。
摩根富林明債券產品策略長劉玲君分析,近期全球股市波動加劇,更突顯債券資產對投資組合的重要性。過去十年間,債市沒有任何一年出現全盤皆墨的情況,主要是債券具有「利息收益」與「資本利得」雙重收益,加上各類債券連動度較低,以及到期還本付息的特性,即便面對市場大幅震盪,債券不但波動度低,還有增強資產穩定度的效果。
此外,游陳達也觀察到,受近期金融市場波動影響,資金轉往亞洲主權債避險,推升了主權債的走勢,像是新加坡與印尼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皆來到一年新低。另一方面,同樣受到風險規避需求升溫,投資等級企業債近期表現相對持穩。
至於7月股票型基金規模變化,出現台股基金規模增加128億,海外基金下滑50億元的落差,而單檔股票基金淨申購前十名,也清一色由台股基金包辦,分居前三名的統一大滿貫、永豐永豐與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單月淨流入都超過4億元。
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則指出,受到全球股災衝擊,台股本周一度跌至7148的近一年新低,股價淨值比也下修至1.6倍,已相當於近五年的歷史平均,可望吸引價值面與長線資金回籠。
七月份國內投信主要基金類型規模增長,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