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最近陸客來台人數有開始減少的趨勢,觀光業者紛紛對政府提出建言,但是行政院長說「最近快要選舉了,所以要低調一點」。此言一出,讓許多人無法理解這句話的含意是什麼?
陸客大幅來台帶動台灣觀光產業成長,同時讓台灣名產太陽餅、鳳梨酥等的營收節節高升,這向來都是政府引以為豪的政績,為何到了選舉時期就要低調點?難道政府自己心中也有「傾中」的疑慮?
兩岸政策開啟了台灣經濟的新出路,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到了選舉卻要低調?這是什麼道理?還是政府真的跟中國交換了某些見不得光的條件?這些疑慮正是台灣這三年以來,社會互信基礎薄弱的主要原因。
過去幾年沒有大型選舉的時候,兩岸交流熱絡,每日的參訪團絡繹不絕,下半年適逢總統大選最激烈的時間,執政黨深知如果再不降溫,勢必將成為大選被攻擊的標靶,所以兩岸很有默契的「低調」降低了部份交流。但是相關產業因生意下滑影響生計,開始「唉唉叫」,更有旅遊業者爆料大陸所積欠的團費高達50億左右,這些錢不知何時才能兌現?
兩岸只不過把觀光客人數稍微降溫,就已經有產業受不了,這不正坐實了在野黨「當中國實施緊縮,台灣就受不了」的指控?加上行政院長主動的說要低調點,我實在看不懂這是哪門子的執政方式?一個常常掛在嘴上的了不起政績,到了選舉卻要低調,天底下有這樣的執政黨嗎?
話再說回來,如果政府明知與對岸如此熱烈的交流,會引起許多民眾心中的疑慮,那又為何如此快速且強勢的讓兩岸大幅開放?這三年之內有把民眾心中的疑問解釋清楚嗎?還是仍然只是拿出一堆漂亮的數字告訴百姓政府做的很好?
一個有為有守的執政黨必須開大門走大路,若是真的認為自己做得很好,就不要「低調」,如此低調只會引來民眾更深的懷疑。眼見歐美及台灣股市今日又大跌,政府在這節骨眼上更要挺住,如果連政府態度都猶疑不定,又如何能夠帶領民眾走過這波全球股災的恐慌呢?加油吧!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