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金管會公布最新本國銀行銀行資產品質統計數據,總計前七月全體本國銀行稅前盈餘高達1,322.88億元,除了較去(99)年同期增加約25%,更創下歷來同期最佳紀錄,但受到茂德債務問題尚未列入逾放中,可能會成為今(100)年銀行獲利能否再創新高的最大變數。
目前三十七家本國銀行中,除高雄銀行與萬泰銀行處於虧損之外,其餘皆為賺錢狀態。而當中又以中國信託、兆豐商銀獲利表現最亮眼,分別已達131億元與116億元,成為率先完成獲利百億元的銀行。
至於第三名到第五名,依序為花旗銀97億元、國泰世華銀行84億元、台北北富邦銀行的82億元。
在金管會的統計資料中,本國銀行七月底備抵呆帳覆蓋率為213%,較上月增加13.87個百分點,但其中萬泰銀行逾放比從五月底的1.36%突然上升至六月底的3.55%,到七月底更進一步升高至5.65%,成為唯一逾放比超過2%的銀行。
金管會解釋,主要是萬泰銀行對太子集團的放款成為呆帳,估計金額達三、四十億元,因此使得該銀行逾放比拉高,目前已經採取法律行動,並將儘速處分擔保品,債權方面應該沒有問題。
此外,茂德貸款金額高達570億元,雖然多數銀行對外宣稱債權已經提列70%~100%的呆帳準備,但金管會表示,茂德債權銀行平均僅提列四成的呆帳。
金管會統計,七月底全體國銀放款總額為20.87兆元,逾放金額僅969億元,逾放比僅0.46%,儘管再度降低0.02個百分點,續寫下歷史新低,可是此次逾放統計尚未列入茂德放款。
金管會認為,茂德案接下來的狀況,多少都影響到銀行獲利狀況,因此希望債權銀行按照實際情形提列呆帳,而金管會也會注意銀行提列的備抵呆帳是否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