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創意實現與現實 打打嘴砲誰不會
文創產業思考市場面 創意人從基本功練起

創意人在實現夢想前先面對現實(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筆者目前所服務的公司是政府所謂的「文創產業」,這是個充滿創意及夢想的產業,但也是個現實殘酷的產業。要在這裡生存,絕對不能只有自以為很棒的創意就可以,還需要很多外部條件的配合,才能讓上千個創意的其中之一發揚光大,剩下999個創意可能永遠也無法引起共鳴。

 

  身處在這個產業中,我接觸了許多「創意工作者」,也面試了許多有熱情的年青人,但我卻發現很多人對於這個產業的觀念是有偏差的,有些人認為只要有創意,賺錢與否並不關他的事,只要有人不認同他的創意,就是非我族類。

 

  更有一大部份的人每天都說,「只要沒有討生活的壓力,我就馬上去實現我的創意」,說穿了就是許多創意工作者,都希望別人拿錢出來實現他的創意及夢想,可是這些人都忘了,文創產業還是需要賺錢,才能持續經營下去。

 

  很多人都拿魏德聖導演募集到7億資金拍攝《賽德克˙巴萊》為例子,卻忘記了他讓《海角七號》成功之後,才得到別人的認同。許多創意工作者都想跳過魏導演拍攝《賽德克˙巴萊》之前那十幾年的打拼過程,認為別人一下子就需要認同他的創意夢想,這有可能嗎?

 

  筆者認識一個人,他的夢想是拍攝偶動畫,目前也經營一家小型工作室過生活。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真想放下我手邊所有的工作,就去拍攝我夢想中的偶動畫。」

 

  我直接告訴他「既然那麼想做就去做啊」,他說還要過日子,所以最好是有人拿錢投資讓他拍攝,我接著問他「這類型的動畫在台灣有市場嗎?可以賺錢嗎?」,他說他也沒把握所以才需要別人投資,這是什麼邏輯?你的夢想、你的創意,自己都沒把握受市場歡迎,那憑什麼要求別人拿錢出來實現你的夢想?

 

  《賽德克˙巴萊》成功之餘,許多人卻把重點放在魏導演如何募到7億資金,如果把重點放在這上面,那無疑是搞錯了方向,也形成現在台灣文創產業的一些亂象。有些人在這產業沒歷練、沒經驗,也不願意從基本功練起,空有一堆想法,就到處找人投資,談到最實際的「市場性」問題的時候,這些人永遠不敢掛保證。

 

  如此一來,就算有再多資金想要投資文創產業,恐怕最後還是會猶豫不前,每個人都想成為下一個魏德聖,但請先看看魏導演在海角七號成功之前做過哪些事,如果你也願意經歷那段艱苦的過程,那才有資格成為一名貨真價實的創意人,否則空有一堆想法、打打嘴砲誰不會呢?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11/09/20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