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iPhone、Android手機夾帶惡意病毒的傳聞不絕於耳,使用者個個人心惶惶,擔心自己變成駭客鎖定的獵物。在諾頓今(20)日公布的相關調查中,首度發現行動上網遭惡意攻擊的比例竄升至10%,其中男性遭襲擊的比率高達80%,顯示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將成為下一個「毒」窟。
根據諾頓今日公布的全球網路犯罪資料顯示,去(2010)年全球約69%的人口淪為網路犯罪的受害者,相當於4億3,100萬人,均遭受過虛擬世界的攻擊,平均每日受害人次逾100萬,每秒鐘就有14位網民成為駭客的俘虜,整體財務損失達美金3,880億。
同時該調查首度發現,約10%的上網人口,曾於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上遇到網路攻擊。對照日前發布的賽門鐵克網路安全威脅研究報告,相較於2009年,2010年的行動裝置漏洞大幅增加至42%,通報的犯罪件數也自2009年的115件提升至2010年的163件。
其中受害族群以18至31歲、偏愛行動上網的年輕男性為主,平均每5人中,便有4人曾遭到駭客的襲擊,比例高達80%,顯示駭客開始將矛頭轉向日益風行的行動裝置。看來在間諜程式橫行的網路環境中,智慧型手機面臨的資安威脅,並不亞於個人電腦與筆電。
賽門鐵克台灣暨香港消費性產品事業部總監許淑菁表示,智慧型手機等行動裝置遭到駭客攻擊的模式主要有二種,一種是將病毒潛伏在App中,使用者一旦下載、安裝該應用程式,個資將可能遭到竊取,進而被轉賣;另一種則是病毒直接潛藏在作業系統平台中。
許淑菁並指出,以目前行動裝置的作業系統來說,由於Android系統採開放式、使用人口較多,因此自然成為駭客眼中的肥羊。為了防止個資遭竊,使用者除了可安裝防毒軟體濾毒外,下載應用程式前,最好多參考他人的評論,千萬不要貪圖免費就瘋狂下載,以免成為待宰羔羊。
許淑菁進一步補充,隨著智慧型手機、平板等商品熱賣,未來行動裝置的網路犯罪比例將與日俱增。因此諾頓在上(8)個月針對智慧型手機推出防毒軟體,11月將有專為平板電腦打造的防毒軟體上市,明(2012)年上半年還會有跨平台均適用的個人客製化安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