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電子業告別成長 服務業關鍵未來
日韓掌握核心技術 台灣思考文創發展

台灣即將進入服務業為主的時代(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近來電子產業的利空消息不斷傳來,筆者從以前到現在就一直認為電子產業就是包裝得比較漂亮的工廠,所出產的東西是民眾所需要的3C商品。尤其台灣的電子業幾乎都是以代工為主,由於代工世界知名品牌,很容易讓電子產業與這些知名品牌產生無形中的連結。像是提到蘋果就會聯想到鴻海,可是終究鴻海不是蘋果,只要品牌大廠把訂單移轉,台灣這些廠商就慘了,日前傳出裁員消息的英業達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們也常看到XX手機第X季的出貨量上看幾百萬台,電子業最常用「出貨量」來創造話題,可是出貨量終究不等於銷售量,只要產品沒有賣到消費者手上,這些貨就是庫存,庫存一多就會有廠商受害,這也是為什麼最近歐美景氣不好,卻重創台灣電子業的主要原因。

 

  同一時間我也看到台灣三大餐飲集團,準備招募6,000名員工,與電子業裁員、實施無薪假產生強烈的對比。如果電子業還是以代工為主,那麼即有可能變成另一種「傳統產業」。幾年以後科學園區可能變成過去台灣經濟起飛時所成立的工業區,也等於宣告台灣要告別電子產業高度成長的年代,即將進入以服務業、文創產業為主的時代。

 

  台灣以製造業創造了經濟奇蹟,隨之發展的電子產業也是一種製造業,承襲了傳統製造業的管理方式與經驗,讓台灣透過電子產品代工再次站上世界舞台,但是服務業、文創業並沒有一定的規則可循,所以要面臨的挑戰將更多。服務業、文創業也沒有辦法複製電子代工的產業模式,產品及服務將直接面對國外品牌的挑戰。

 

  以餐飲業來說,王品集團的經營就有足夠的實力進軍國際,再也不是過去我們所認為只是煮東西給客人吃這麼簡單。想要有長遠的發展,還需要教育政策的配合,才能培養出更多的餐飲人才。歐美國家的服務業是高尚的職業,台灣在這部份的基本觀念,恐怕還須要一段時間才能建立。

 

  同時政府及電子業的老闆也該重新思考,電子業目前真的只有面臨景氣不好的問題嗎?還是代工模式已經走不下去了?為什麼日韓可以掌握關鍵零件的製造,而台灣卻不行?如果電子業能夠重新振作,再加上服務業及文創產業的發展,台灣將有可能創造第三波的經濟奇蹟,台灣要往前衝還是停滯不前,就看關鍵的未來兩三年了。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11/11/01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