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金管會對銀行業再度釋出利多!金管會預告將開放國內銀行業者,可投資大陸地區及政府所發行的有價證券,最快估計本(11)月底就能放行。銀行業者認為,如此一來,將能投資人民幣債券,包括點心債、熊貓債,除了增加收取人民幣存款的去化管道,更有助提高資金收益率。
依照現行規定,國內銀行業者不得投資大陸地區政府及公司發行的有價證券,不過隨著兩岸金融協議、兩岸三項金融MOU、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陸續簽署,兩岸金融也循序進入直接往來階段,包括香港分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都已經獲准開辦人民幣業務。
根據統計,到今(100)年九月底為止,國內銀行香港分行、OBU合計的人民幣存款共有106億元,可是人民幣放款卻不到1億元,僅9,300多萬元。進一步探究原因,主要是大陸有外匯管制,企業在大陸境外借的人民幣,不容易匯到大陸境內使用,導致企業對境外借款意願缺缺。
金管會指出,目前國內銀行香港分行、OBU收到人民幣資金後,主要放在同業存款,而同業存款的收益率僅0.8%,報酬非常低,因此預告修改「商業銀行投資有價證券之種類及限額」規定,開放銀行業可投資大陸政府及公司發行的有價證券,增加銀行業的投資標的。
事實上,金管會早已先開放保險業可投資大陸有價證券及香港人民幣計價的有價證券,預期在本月底再開放銀行業購買後,金融業投資人民幣相關商品可說是暢行無阻。
由於人民幣升值潛力高,人民幣債券的收益率也很不錯,現在壽險業正爭相建置人民幣的投資部位,預期金管會開放銀行也可以投資後,銀行業者將與保險業將共同搶食人民幣債券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