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新光金控今(9)日舉行線上法說,公布今(100)年前三季自結營運成績,稅後盈餘總共61.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0.73元,整體總資產規模達2.1兆,比起去(99)年同期增加3.6%。旗下新光人壽更一掃虧損陰霾,累計稅後盈餘達32.4億,取代新光銀行成為獲利的最大功臣。
儘管歐債風暴導致金融市場震盪不斷,不過在外匯及避險操作得宜的情況下,新光人壽今年前三季的避險成本降至0.96%,現金股利收入達到58.4億,第三季單季稅後盈餘33.6億,累計前三季稅後盈餘為32.4億,擺脫上半年營運虧損的窘境。
進一步分析新壽獲利因子發現,截至今年九月為止,初年度保費為579.4億元,主要來自傳統型與投資型兩大類商品,分別占初年度保費43.0%、27.1%。其中,傳統型保單初年度保費的年成長率高達73%;定期繳商品的初年度保費,比起去年同期則增加62.7%。
新光金控表示,旗下新光人壽第三季除了認列現金股利收入外,單季匯兌收益5.3億,同期年化資金報酬率為4.23%,整體投資利益也有6.2%的年成長率,預估今年新壽的避險成本可控制在1.3%,優於原本預期的2%。
至於新光銀行,累計前三季稅後盈餘29.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08.6%,主要獲利來源為淨利息以及存放款餘額等收入,其中前三季的放款餘額3,720.8億,存款餘額4,516.6億,兩者年增率分別為19.6%、17.7%。而淨利息收入也有53.6億的進帳,年成長率19.6%,淨利差(NIM)則為1.59%。
受到太子汽車債務違約的影響,導致第三季逾放比上升至0.81%,呆帳覆蓋率也下滑至100.98%。但新光金強調,太子汽車17億的放款金額,具備足夠擔保價值,預計不會有所損失,因此目前並無提增呆帳的計畫。但為因應金管會提列備抵呆帳政策,自今年第四季起,每個月將增加7千萬元的提呆款項。
而備受矚目的不動產資產部分,新光金控總經理許澎指出,已處分的凌雲通商大樓、高雄三多大樓和完成標售的敦南REAT所獲得的資本獲利,將陸續在今年年底與明(101)年認列入帳。
另外,新光金控也持續進行海外布局,包括位於蘇州的租賃公司即將在11月下旬揭牌營運,且旗下的新光海航人壽陜西分公司也預計在年底前正式運作。至於是否合併元富證券一事,許澎透露,計畫在11月24日前增加8%股份,預計持股可達32.09%,但目前尚無併購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