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11月境外基金規模 降至18個月來新低
2012金磚四國補漲 資金回流新興亞股

國人持有境外基金規模,因資產下跌使淨值下滑(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根據投信投顧公司統計,去(2011)11月份境外基金規模國人持有金額,較上月驟減1,263億元,跌幅達5.47%,創下20105月以來18個月的新低,規模縮水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資產下跌導致淨值下滑。事實上,11月份境外基金仍見小幅流入6.48億元,終結連四個月流出趨勢,尤其是股票型基金流入金額高達153億元。

 

  從歷史資料顯示,國人持有境外基金規模在200710月首度突破2兆元,而在200810月的金融海嘯期間降至9,746億。去年受到歐債衝擊,境外基金規模於6月份創下2.55兆新高後,即一路下滑,11月份更降至近18個月以來新低,僅有2.18兆。

 

  摩根投信協理邱可君指出,雖然11月各類型基金規模都呈現縮水,但股票型基金主要是受到淨值下跌的影響,若看單月淨申贖金額,股票基金單月淨流入達153億元。反觀,固定收益型基金則是流出143億元,為去年來少見的「股長債消」現象。

 

  進一步分析各區域股票基金類型,亞太(不含日本)成為單月流入金額最高的區域,達8.81億元,扭轉去年下半年來連4月流出。其次依序為俄羅斯、印度、新興拉美與新興歐洲,單月流入金額都超過4.3億元。

 

  摩根JF亞洲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去年新興亞股表現不如預期,包括中、港、日、韓股市,都曾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新低點。不過,隨著國際情勢漸有回穩,歐美陸續交出亮眼經濟數據,帶動亞股邁入2012年展開反彈行情,外資也一反去年下半年的沉重賣壓,近期已陸續見到回流跡象。

 

  另外,2012年開春以來,金磚四國展開補漲行情,包括恆生國企指數、俄羅斯、巴西與印度股市今(2012)年來漲幅都超過4.7%。摩根新金磚五國基金經理人何銘銓強調,儘管今年全球景氣預料將放緩,但新興市場成長力道勢必優於成熟國家,而且以評價面來看,中國與巴西股價淨值比都已低於金融海嘯的低點。

 

  何銘銓認為,歷經近一年的盤整修正,目前金磚四國的股價淨值比(P/B)均大幅低於三年平均值,預期短線將陸續有逢低買盤承接,下檔風險相對有限,此外,在通膨壓力大幅減緩下,政策緊縮空間不大,可望延續金磚股市反彈走勢。

 

11月份國人持有境外基金規模變化,如下表:

【2012/01/16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