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尾牙旺季,在歡樂氣氛的感染下,總讓不少人因「不小心」多喝幾杯,而成了「酒醉客」,為了安全回家不酒駕,竟有卡友索性利用信用卡的免費道路救援服務,請拖吊公司將愛車拖回家,另外還出現過卡友因懶得開車,一路從南部拖回北部的怪現象。
為方便卡友在緊急時刻時,能透過即時的道路救援解決車子「臨時故障」的窘境,國內各信用卡幾乎都有包裝「拖吊救援」服務。然而基於發卡成本考量,目前各銀行的「權益門檻」早已從過去的「免費」變成「使用者付費」,也就是說持卡人必須達到銀行規定的「消費門檻」才能享受「無償」的道路救援權益。
探究銀行提高使用「拖吊服務」門檻的動機,主要是因為過去「低門檻時期」,一些卡友過度濫用權益所造成。銀行主管表示,由於酒醉駕駛須背負刑事責任,使得不少民眾在喝了酒之後,為避免酒駕被罰或肇事,也不希望將愛車留在原處,因而將腦筋動到「信用卡」上,透過道路救援服務,連車帶人全拖回家。
此外,還曾發生過卡友駕車到南部出差,由於回程太累懶得開車,乾脆掏出皮夾裡所有信用卡,依序一字排開,利用每張卡片所給予的跨縣市30~50公里不等的免費拖吊,就這樣讓自己跟愛車慢慢的「踏上歸途」。
也曾有中部的卡友,愛車拋錨在人生地不熟的北部,車主為能到自己信任的保養廠維修,也是使出多卡策略,請拖吊業者免費將車子一路「安全」的送到指定的維修廠。
國內多家托吊業者均指出,儘管這類道路拖吊的使用情況並非多數,但迄今仍不乏少數民眾抱著「不用白不用」的心態,辯稱車子故障或喝酒,而以信用卡的免費道路救援圖方便,這時救援人員多半會採柔性勸說的方式,提醒持卡人正確的使用觀念。
銀行主管透露,道路救援公司向合作銀行的收費方式,大致可分成「實支實付」與「包卡包月」兩種。若以一般單次收費標準來看,市區拖吊不限里程單趟約1千3百元左右;至於高速公路救援10公里內為1千5百元,超過10公里,則每公里加收費用50元,因此若是多幾個「濫用」免費拖吊服務的持卡人,對銀行來說著實是個負擔。
銀行主管表示,目前卡友每月使用拖吊服務的比例仍維持在個位數,因此多數銀行還是願意提供卡友類似保障。呼籲卡友別抱持「撈好康」的心態,濫用「拖吊」權益,以免「拖累」真正需要的卡友。
注意: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