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主計處調查今(101)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上漲2.37%,創民國97年11月以來3年的新高,物價漲幅明顯。主要是因為今年農曆春節落在1月,基期偏低因此漲幅大,預期2月物價總指數將會較1月為低。
主計處指出,農曆春節因為多項服務及商品循例加價,例如饋贈褓母、計程車加價、旅館業及機票或旅遊團費價格都會調高,物價按照往例都會比較高。而去(100)年農曆春節落在2月,今年落在1月使得CPI基期偏低,因而1月物價大幅上漲。
1月蔬菜價格也是影響物價很大的因素之一,這是因為100年11月罕見豪雨,蔬菜產區受創,蔬菜復耕不及,讓原本應該物美價廉的冬季蔬菜價格大幅上漲,菜價漲幅超過4成,對總指數漲幅貢獻0.83個百分點
主計處表示,如果扣除春節循例加價因素,1月物價漲幅大約是1.6%,再扣除蔬菜價格因素,其實101年1月的物價還是相當溫和。不過,101年1月不含新鮮蔬果水產品及能源的核心物價,漲幅是1.86%,也是98年2月以來的最高。
CPI七大類中,以食物類漲幅最為明顯,上漲4.54%,其中蔬菜受天候影響,上漲42.03%;蛋類供應量減少,漲14.69%;乳類因畜牧成本上揚,業者調漲售價,上漲7.31%;穀類及其製品受國際穀物行情影響,漲3.99%;水產品受年節需求增加影響,上漲3.9%;家外食物(外食費)陸續反映成本,也漲了2.14%;水果盛產反而下跌7.34%。
若以商品性質別觀察,商品類上漲3.04%,屬於一般家庭購買頻度較高的非耐久性消費品,例如食物、能源、衛生紙、牙膏等民生用品,漲幅3.84%;服務類漲1.82%。
1月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為4.28%,主要是因為油品、機械設備及水產品等價格續居高檔,而基本金屬價格下滑,抵銷部分漲幅。其中,國產內銷品漲0.69%,進口品漲7.6%,出口品漲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