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今(101)年以來受到全球投資市場狀況好轉,民眾對單筆投資意願提升,導致部分資金抽離定期定額,讓國內無論是定期定額扣款金額及人數皆同創近11個月新低。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1月國內全體投信定期定額扣款金額降至34.53億元,較去(100)年12月減少1.57億元,扣款人數則降至57.7萬人,較去年12月減少1.2萬人。其中,台新投信1月份扣款增加金額是唯一超過百萬元,扣款增加人數也是唯一超過250人,奪下定期定額成長雙冠王。
事實上,從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1月定期定額扣款人數及金額只有5家投信逆勢成長,在全體投信比重不到13%。1月定期定額扣款人數增加前3名為台新投信256人、國泰投信242人、華頓投信76人;扣款金額增加前3名則為台新投信146.8萬元、華頓投信26.8萬元、未來資產投信2.9萬元。
台新投信總經理藍新仁指出,定期定額是平均成本的概念,不用考慮進場的時機,當淨值處於高檔時,同樣一筆金額可以買到較少的單位數,但淨值跌至低檔時,則可以買到較多的單位數。長期下來,基金的平均購買成本會降低,較無需擔心任何危機事件對淨值的衝擊,隨時可進場投資。
至於選擇何種類型基金進行定期定額投資最適合,藍新仁認為,波動性大且長期趨勢向上的基金,最適合定期定額投資,因為波動性大才能達到分攤成本的效果,包括台股基金、中國基金、印度基金、拉美基金、新歐基金等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都能發揮定期定額投資效益。
以台股基金來說,近一個月跟隨大盤急漲,高達四檔基金報酬率超過兩成,1月的台股基金規模也成長8%。
展望台股後市,摩根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分析,相較於鄰近的韓國,外資加碼台股的幅度還不到韓股的一半。而且去年外資大賣2,700多億元,今年回流金額僅800多億元,回補空間仍大。
1月定期定額扣款人數增加前10名投信,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