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三管五卡把關失靈 逾七成反對「瘦」美牛
七成四擔心肉品安全 消基會籲建立履歷制

政府「三管五卡」政策仍擋不住瘦肉精充斥(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瘦肉精美牛進口爭議持續延燒,甚至連澳牛都「瘦」到波及,政府強調將以「安全容許、牛豬分離、強制標示、排除內臟」16字政策為前提把關,並自今(20)日起不分國別地全面逐批檢驗進口肉品。儘管政府信誓旦旦承諾安全性,但消基會調查發現,高達75.48%的民眾仍堅持反對瘦肉精美牛登台。

 

  自2009年政府開放部分美牛輸台,即打出「三管五卡」政策安撫民心,包含源頭、邊境與市場等三邊管制,以及核對證明文件、明確標示產品資訊、開箱檢查、食品安全檢驗與資訊即時查明等五項措施。結果20111月、20122月,部分賣場、超市與餐廳銷售、使用的美牛,卻陸續檢出瘦肉精。

 

  為了瞭解民眾意見,消基會與104市調中心合作,自36日至9日進行網路民調,總計有效樣本數為1,575份。調查發現,75.48%不贊成含瘦肉精美牛進口;69.70%坦言不會購買問題肉品;同時73.95%的消費者擔心食用肉品的安全性;更有26.81%認為瘦肉精根本不知會流入哪裡,只能自求多福。

 

  消基會表示,日本對抗狂牛病,建構完整牛隻生產履歷制度,從飼育、屠宰、加工到運送的檢查結果全部公開,消費者購買肉品時,只要將產品上附的標籤號碼輸入網路,即可獲得產品資訊,建議我國政府可仿日推行肉品履歷制度,提供民眾參考。而且這次民調中,75.73%的網友也認同實施食品履歷制度。

 

  消基會指出,2008年爆發三聚氰胺毒奶事件時,即呼籲政府設立「消費者保護基金」,以便在第一時間補償受害消費者,可惜未見任何具體行動。2011年爆發令全台食品業染上臭名的塑化劑事件,消基會於同年10月間推出「消費者保護基金草案」,無奈在當時的立法院會期中,未具體成案無法通過。

 

  消基會強調,民眾消費權益受損,固然可委託消保機構提起團體訴訟,但部分案件舉證不易或金額不大,消費者轉讓請求權意願低落,只能默默受害,因此應儘速成立「消費者保護基金」。此外,除了進口食品,政府也應加強抽檢比例與頻率等措施管控本土食品,以免消費者總在問題曝光前,已先將食物吃下肚。

 

延伸閱讀:

瘦肉精全台同步抽驗 目標千件要求零檢出

【2012/03/20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