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台股上週在半年線附近徘徊,週線再度跌26點、收在7480點,收盤價破前波低點,7500點整數關卡及所有均線均告失守。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蕭惠中表示,台股年後強勢補漲行情已告一段落,國內、外的利空交錯打擊股市信心,導致量能持續不振;加上今(101)年第一季財報不佳的公司,將原形畢露,加添盤面不確定性。
蕭惠中建議,現階段布局以防禦型為主,並擇機觀察並布局下半年業績成長強勁,或是具長線題材可保護短線的個股,靜待市場機制緩步回復合理水準。
觀察國際動態,美國三月份耐久數據顯示,企業資本支出可能開始減緩,後續將不利工業產能利用率上升;而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38.6萬,人數也超過預期,使投資人又開始擔心經濟。
雖然多家大型科技公司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但多下修今年第二季或第三季預估數,加上美國第二季製造業庫存調整仍未結束,製造業ISM指數有下滑風險,都是國際面上較負面的因素。
蕭惠中分析,台股近期面臨第一季季報公布週,其中表現亮眼的是晶圓大廠,因28奈米產能供不應求狀況,不只繳出亮麗的成績單,還上修今年資本支出金額,顯示與智慧型手機相關製程的產能吃緊問題,要到今年第四季才能紓緩。
除了晶圓廠外,其他的電子公司財報表現,顯然不如市場預期,包括手機鏡片廠商、觸控面板廠及封測業者等,不但第一季財報不佳,對第二季展望數字也顯保守,有的廠商下修成長幅度,有的則是擴大衰退幅度。
蕭惠中指出,Apple光環股似乎失靈,即使Apple財報佳,但市場卻不青睞這樣的公司,表示市場彌漫的氣氛不只是基本面因素而已,而是夾雜許多心理層面原因與市場風險,包括對公司前景的不確定、對政府的不信任、對國際情勢的不明朗、在操作上的不理性等,若以上現象持續,則反應在盤面上的結果可能是投資者持續退出市場、量能萎縮,指數盤跌。
就基本面角度,蕭惠中認為,第二季為電子產品推出的相對空窗期,加上美國庫存持續調整,第二季相對較淡。又當市場的系統風險增加,導致股市上多數股票價格下跌,帶給股票持有人損失時,若信心無法快速提升,且無利多消息足以刺激大盤反彈,盤勢可能持續區間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