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
上班族「薪」情悲觀 不滿待遇卻無力加薪
強化專業行動有落差 做興趣比薪水重要

近7成上班族最多只能忍受2年的凍薪(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台灣勞動人口陷入「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的焦慮,不是沒有原因。台灣人平均月薪居亞洲四小龍中之末,再加上通膨幅度後,上班族10年來的加薪幅度更趨近於零。

 

  《Cheers》雜誌進行「台灣工作者薪資觀」網路大調查,調查勞工對於自己的薪資是否滿意?期待未來幾年內有加薪機會?甚至是否有比薪水更重要的事?結果發現上班族在現實與期待中,對工作產生莫大矛盾。

 

  根據勞委會數據顯示,台灣社會新鮮人平均起薪約為26,000元,而這次網路調查結果再度證實,近半數工作者第一份工作起薪低於2.6萬。但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份薪水在心中的比重卻很高,有超過5成的人認為第一份薪水很重要。

 

  而在薪資滿意狀況方面,無論年資,有近6成的人不滿意自己目前的薪水。「如果薪資被凍漲,最長可以忍受多久不換工作?」,雖然長度由3個月到10年不等,但近7成的人只可接受2年的忍受期。

 

  《Cheers》雜誌分析,上班族對薪資滿意度低落,是給企業的重要警訊,因為如果狀況持續惡劣,很多人會選擇轉換目前的職務。

 

  上班族對於薪資現狀不滿,有42的人認為,3年內薪水就有可能大幅提升,然而卻也有近3成的人認為薪資永無大漲之日,根本不抱期待。顯示產業變動快速,上班族明確知道「專業」才是最佳保障。

 

  雖然調查顯示52.9%的受訪者,認同工作的價值等於薪水,然而多數的人卻都贊同工作上還有很多事,比眼前的薪水更重要。「做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居冠(23.1%),其次則是「工作前景看好」(15.0%)、「遇上好公司好老闆」(11.7%)

 

  《Cheers》雜誌近一步分析,卻發現上班族的一個矛盾現象,上班族雖然認為,「專業能力出色」是加薪的首要原因,但在「強化自己的第一專長」部分卻敬陪末座,上班族在認知與行動間的落差,凸顯勞工對於大幅提高收入的作法認知不足。

 

  「薪貧族」是現在勞動人口的代名詞,在大環境景氣尚未復甦時,上班族將希望寄託在無法操之在己的工作前景,而不是可以擁有自主權的投資理財、培養第二專長,忽略可以長期增加收入的做法,想要擺脫薪貧族的困境,恐怕還須要時間。

【2012/07/27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