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金管會公布國內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的相關統計,結果顯示截至今(101)年7月底,餘額已達4.29兆元,比去(100)年底新增高達2,231億元,不但已超越今年初設定「中小企業放款餘額要增加2,000億元」的規劃,更寫下歷史新高。
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金額,今年5、6月都曾單月破600億元大關,雖然7月單月僅剩185億元,但從全年累積的餘額來看,仍可顯示出銀行放款業務已逐漸轉向中小企業。
銀行局表示,主要原因是不少銀行評估目前不動產放款風險較大,因此把較多資金轉為承作中小企業貸款,再加上國內中小企業近期也有明顯貸款需求,才會讓預期目標達成率迅速攀升。
根據統計,如果以去年底為基準,光是今年上半年,對中小企業放款金額成長超過150億元的銀行,就已經包括有第一銀行的276億元、土地銀行257億元、玉山銀行184億元、新光銀行176億元,以及永豐銀165億元。
截至7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占全體企業放款餘額比率為48.92%、占民營企業放款餘額比率則為53.05%,分別較去年底增加2.06個百分點及1.63個百分點。至於中小企業放款的平均逾期放款比率,到今年7月底為0.57%,則較去年底減少0.02個百分點。
另外,金管會也預告「信用合作社資本適足性及資本等級管理辦理」的修正草案,希望能接軌未來新巴賽爾資本協定的規範。
目前信用合作社共有25家,雖屬地方金融機構,但對於其資本管理,原則上也是採國際標準,因此在參考新巴賽爾資本協定規範後,原本各類風險的資本計提,只有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未來將增提作業風險,按照前三年營業毛利率平均值乘於12%來計算。
以去年底為基準來看,信用合作社目前平均資本適足率為13.42%,若採行新巴賽爾資本協定,則會略降為12.38%,但仍在監理標準8%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