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找理專如購物 比三家不吃虧
保守型找本土銀行 積極型到外商銀行

投資理財,要找對理財專員(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連續幾篇提到了「財富管理」相關的話題,從財富管理的概念自己做財善用財務槓桿等。但當準備找銀行承做財管業務時,又會開始面臨找哪家金融機構好?找哪位專員好?的問題。

 

  如果沒有那麼多的錢可以做財富管理,同樣可以從買小額金融商品開始投資,這時同樣需要「理專」來幫您服務,如我之前所說,金融市場高度競爭,要能夠找到純粹以「顧客至上」的專員並不容易,只能夠多打聽、多比較,才能找到與自己契合的專員。

 

  首先選擇金融機構的時候,我個人還是喜好大型民營金控公司,民營金控不管是接收市場新資訊,或者人員教育訓練方面等等,通常都會比一般公營金融單位腳步來的快,因此對於市場的反應也會比較快,當然這也與民營金控通常有較多的研究人員有關。

 

  當然民營金控也會有些風險存在,比如說:這些公司比較敢衝,引進的金融商品起伏有時較大,但這就全仰賴研究團隊的功力了。用以下原則做判別,如果你是保守型投資人,建議盡量找本土金融機構,如果是積極成長型的投資人,建議不妨找民營或外商金融機構。

 

  不管是選擇財管專員或是理專,投資人通常沒有足夠的知識,去判斷這專員好或不好。就像很多人買一般商品時,都會貨比三家,並且比較哪家便宜、可不可以殺價等等,金融投資也該如此。

 

  建議各位讀者,要找專員時,可以先到A銀行,詢問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拿著這些方案可以到A銀行的其他分行或者是B銀行,同樣的找專員分析,專員一定會指出前一個方案的優缺點,然後另外再規劃出一套適合你的方案,同時也會給些手續費上的折扣優惠等等。

 

  如此反覆找了三~四家之後,經過交叉比對,適合自己的金融商品大概就出現了,同時也可爭取到更好的優惠方案,但是提醒大家,貨比三家時千萬不要太過明顯,否則私下可是會被專員列入「奧客」喔!

 

  同時面對銀行這些專員時,務必詢問有幾年的經歷?手上服務客戶的績效大概如何?待過幾家的金融機構?這些小問題都有助於判斷這位專員的「穩定性」。

 

  就是如我前篇文章說過,一天到晚用盡各種藉口要你不斷加碼購買金融商品,這種專員最好快快換掉。總而言之,透過貨比三家的方式,不只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也可無形中累積不少的金融知識。

 

  最後就是定期與專員連絡,隨時關心自己的資產狀況,否則很多專員可是客戶上門後,就忘了做售後服務,只能提醒自己,常常與專員聯繫維持良好關係,自己的資產還是自己關心比較好。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07/09/04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