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期貨像賭博?規避還是投資?
買空賣空投機性高 高報酬也是高風險

不建議讀者去從事期貨投資(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前幾天朋友問我,如果手中有一些錢,可以投資期貨嗎?我先反問她,你了解期貨嗎?她說不是太了解,只知道輸贏很大,錢很有可能一下子就沒了。

 

  我跟他說,期貨不能算是一種投資工具,期貨基本上比較像賭博,各位不知是否看過一齣港劇「大時代」,裡面主角互相較勁的金融商品是香港恆生指數,這也屬於期貨的一種。

 

  很多人對於期貨是「又愛又怕受傷害」,愛的是它的高報酬,怕的也是它的高風險,筆者今天提供一些基本的期貨觀念給大家,至少可以比較清楚它是什麼玩意。

 

  前面提到,期貨比較像賭博,原因就在於期貨就很像在一個大型賭桌上,大家玩比大小,贏家的錢來自於賭桌上輸的一方,期貨賭的就是對於交易標的後續看好或看壞,這種一翻兩瞪眼的金融商品,若非老手通常會在幾天賠一堆錢,這就很像一個新手到了賭城同樣,輸的人比較多。

 

  上述也提到大時代港劇裡面的主角,兩方賭的是香港恆生指數,在市場上對做,結局是壞人一方最後買恆生指數大跌,好人一方卻操作恆生指數大漲,最後恆生指數大漲,壞的一方因為輸掉了這局而傾家蕩產,這是相當寫實的一齣劇,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去租來看看。

 

  期貨的演變來自於現貨交易與遠期交易,過去在新聞報導中最常見黃豆期貨上漲,還是下跌等等,最初的發展是現貨生產者為了規避遠期的價格風險,例如五月時的黃豆價格是100,現貨供應商預期9月份黃豆價格會下跌,所以先賣出9月份的黃豆價格100,這樣就可以規避跌價風險,但若9月時黃豆價格不跌反升,就損失獲利了。期貨交易都在各地公開的期貨交易所進行,所有的期貨交易者,都集中在一起公開競價,當然現在都是透過電腦系統來進行。

 

  在台灣目前發展的指數期貨,玩家玩的是一紙契約,不像投資股票還可以拿到實體的股票,期貨交易都是靠契約來約束玩家,感覺很像是買空賣空,所以我說很像賭博類的金錢遊戲,投機性很高的商品。

 

  筆者從不建議大家去嘗試,但若你手中有一筆錢,賠掉也沒關係的話,那或許可以嘗試看看,體驗期貨交易的新鮮感,這將會是投資其他金融商品所沒有的經驗。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07/10/02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