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ATM台數出現下滑 交易金額成長7.2%
中國信託市佔第一 在超商插旗佔地

中國信託擁有國內最多的ATM(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網路的普及與便利性,使得金融交易都可以在Web上完成,這也直接威脅到實體ATM的市場,過去林立在大街小巷的景況,已經出現明顯變化。根據金管會資料統計,截至今(96)8月底,國內金融機構的實體ATM數量,已經只剩25,216台,且是兩年來罕見的連續三個月負成長。

 

  現在民眾只需要坐在家裡,動動手中的滑鼠,就可以完成過去跑銀行、趕三點半、排隊抽號碼牌的冗長繁雜過程。不少銀行業者就表示,現在網路ATM除了不能提、存款外,其他實體ATM做得到的,網路ATM都能取代。

 

  不過,雖然實體ATM數量往下滑落,但從到今年8月底為止的數據來看,交易次數495,800筆和交易金額超過6.29兆元,都比起去年同期略有成長,幅度分別達3%7.2%

 

  而目前國內擁有最多台ATM的金融機構,第一名仍為中國信託,總共有4,126台,市佔率超過16%;其次為台灣郵政的3,126台,市佔率約為12.4%;第三名為台新銀行,共有2,611台,市佔率10.4%;第四名、第五名則分別為國泰世華銀行的1,707(7%),和台北富邦銀行的1,231(4.9%)

 

  網路ATM雖然已成為趨勢,漸漸改變民眾的使用習慣,但實體ATM還是有存在的必要性,短時間內要民眾全面改於網路介面,其中網路的安全性及習慣性,恐怕會讓許多人裹足不前。

 

  另外,銀行也推出不少實體ATM的促銷活動,例如紅利點數兌換商品,就相當受消費者歡迎,也讓民眾樂得在超商提款、轉帳,成為實體ATM成長的推手

 

  像是與便利商店龍頭7-11合作的中國信託就曾表示,使用中信銀實體ATM的民眾,合計兌換已經超過500萬筆商品,累積兌換的點數也將近23億點,總價值高達2.3億元,顯示活動相當受歡迎。

 

  雖然實體ATM數量開始下滑,但幾家規模甚巨的銀行,例如中國信託、國泰世華、台新、台北富邦仍是積極擴點中,尤其是民眾常接觸到的便利商店、速食店、大賣場等,更是短兵相接、激戰廝殺,除了可增加手續費收益外,插旗佔領、擴張商業版圖的意圖,才是這些銀行最重要的策略。

【2007/11/02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