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前兩年有一本大賣的書「富爸爸、窮爸爸」,書的內容闡述兩位爸爸對於事業觀及金錢觀的不同,窮爸爸教育孩子的觀念是從小要好好唸書,長大之後找工作好好幫老闆上班;而富爸爸教育小孩的觀念是從小要好好唸書,長大之後要自己創業,並收購別人的公司。台灣社會對於金錢觀的教育比較偏向前者,長大之後,只要提到錢這方面的事,就會有一大堆的道德規範束縛出現,並且在腦海中出現父母親常常灌輸我們的「人要知足、不要太貪心、錢只要夠用就好」等等的觀念。我聽過周遭的人有過這樣的對話,某甲:「幹麻那麼愛錢啊,錢沾醬油又不能吃」,某乙聽了回覆說:「錢沾醬油是不能吃,可是醬油也要用錢買啊」,充分反映出每個人對於金錢觀的不同。
我並不是要大家變成嗜錢如命的人,而是希望能夠用更理性的態度來看待金錢,大多數的人都想多賺些錢過好點的生活,可是對於「愛錢」卻羞於啟齒,往往遇到賺錢的事,會表現出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然後丟下一句「錢乃身外之物,夠用就好」,如果是抱持著這種態度是不會有錢的。朋友最近去聽了一個成功企業家的演講,整場演講非常沉悶,但企業家講了一句,卻震驚全場:「我把錢看的跟我的命一樣重要」,他講的就是以上的觀念-不愛錢怎會賺錢。
常在聚會中聊到未來的規劃夢想等等,大多數人會說並不期待有多大的夢想,我只要能夠安安穩穩、平平凡凡,過一生就好了。這句話表面上是沒錯,可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平凡呢??要平凡的生活談何容易,真正平凡的定義是經的起任何風險的考驗,不能承受風險的平凡只是膚淺的平凡,而承受風險的能力大部分來自於有穩健的經濟條件。
這一生每個人都會有大大小小的夢想要去實現,可是實現夢想有個很重要的基本條件,就是需要足夠的經濟能力,否則就會縮小夢想,來符合現實的經濟狀況,曾經遇過這樣的朋友,他的夢想是暢遊全世界的迪士尼樂園,幾年工作下來已經改口變為「迪士尼太遠了,做飛機也危險,去去劍湖山世界就好了」,每次跟同事聊天總會有這樣的話題「如果我哪一天有錢,我就……」,我常會很不識趣的問:如果有一天,到底是哪一天??同事通常回答:就等中樂透那一天吧!而中樂透幾乎不可能,同事會接著說「只是開開玩笑,現在沒錢不也照樣過…..」
透過以上這些的案例,大家應該知道為何有錢人會少了吧!因為大家對於金錢並沒有真的很想要,不然就是想一夕致富,會沒有很想要的原因大部分是從小到大教育的關係,進入社會之後學會了「安貧樂道」,透過這篇文章告訴大家,只有真的對金錢有高度的喜好,才會想盡辦法拼命的去賺錢,否則各項的投資管道或賺錢機會都跟你無關,當然不能為了賺錢而去做些非法的勾當,正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拋開過去一些較清高的想法,認清現實,好日子苦日子都是要過下去,就看自己如何選擇,真正想要致富,就先從勇敢說出「我愛錢」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