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股市馬上跌 物價馬上漲」怎麼跟選前的期望完全相反呢?媒體不斷報導「負利率」時代來了,也就是說錢存在銀行會越存越薄,簡單來說錢存在銀行的利率若是2%,物價上漲是4%,這樣一來不只利息被侵蝕了,甚至連本金都受到影響,幾年下來錢當然會越存越薄。
政府最近不斷大力宣傳只要經濟成長率夠高,人民就不會感受到物價上漲的痛苦,聰明人都知道經濟成長,絕非一蹴可幾,但物價上漲所帶來的痛苦,卻是立即的感受。
許多投資專家也建議需要尋找高報酬的投資理財工具,只要獲利高就不怕負利率,問題是該如何執行?更多的家庭因為物價上漲導致每月家庭支出增加,已經沒有錢投資理財了又該怎麼辦?
如果政府不能提出有效的政策,那跟前任政府有何不同?過去幾年扁政府不也一再宣示經濟成長率,問題是薪資沒漲啊!筆者這篇文章來分享一下我個人所做的一些因應措施。
許多的財經專家及外資機構都表示,新政府要推動的兩岸鬆綁、陸客來台等措施,最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才會發酵,也就是說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很多對新政府有高度期望的民眾可能要失望了,因此坦然的面對接下來不斷飆高的物價才是最重要的。
根據最新的報導,油價上漲後影響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支出可能高達一萬元!以筆者家庭來說,每個月大概要使用的油量是250公升,若漲了6元就多出1500的支出,而且這還不包括從去年到現在的漲幅,若再加上夏日電費每月支出將更為可觀。
過去筆者已經提過我個人投資哪些商品,所以就不再贅述,經過這一個月的試算之後,我決定在某個大學學區附近置產總額720萬元,整理好之後會有將近10間的小套房出租給學生,畢竟通膨時代不動產仍然是最佳的保值工具。
只不過過去幾年所累積的一些投資獲利,都必須獲利出場,用來支付買房的花費。但經過試算後,每月可收取將近55000左右的租金,一年總共66萬元,5年可收取共330萬元的租金,假設5年後賠本用550萬元出售,加上5年租金總額330萬我共可拿回880萬,扣除房屋成本720萬我還獲利160萬元,若再扣除房貸利息,仍是獲利將近140萬,平均每年獲利28萬,每月將近有25000左右的獲利。相反的,若是720萬放銀行生利息,則是負利率的狀況,一來一往相差非常多。
以上是筆者最近做的一個投資決定,當然每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同,選擇也會不同,在物價短期不會回溫的狀況下,務必衡量自己的狀況做些事情,千萬不要任何事都不做,幾年之後你將會發現錢真的變薄了!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