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美食檔案》咬死中華鱘的「海狼」 酥炸沙西米一樣讚
烤梭魚下酒好菜 鱘龍魚已有養殖販售

俗稱「海狼」的梭子魚,炙烤加茗荷風味佳(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香港海洋公園,本來在上週五(6/20),才歡歡喜喜地把五條國寶級中華鱘魚迎接入園,預備當作觀光遊憩的號召。誰知道才相隔一天,就有一隻較為瘦弱的鱘魚被俗稱「海狼」的梭子魚咬傷,並於三天內(6/23凌晨)傷重不治死亡。

 

  此消息一傳出,關心保育人士莫不痛批園方「殺死國寶」,因為中華鱘魚跟貓熊一樣,都是瀕臨絕種生物,釀成如此悲劇,怎不叫人扼腕?尤其這次被咬死的中華鱘,說起來平均體型也不算小,最長可達三米。而梭子魚也能長到二米那麼長,所以算起來應該是勢均力敵。

 

  雖然海洋公園專家雲集,卻沒考慮到掠食性的梭子魚,無法適應新魚種到來,便發揮在珊瑚礁域喜歡用利牙攻擊魚群的兇猛個性,以伏擊獵食的手段將溫馴的鱘魚咬傷,所以這條鱘魚真是死得好冤!

 

  說來梭子魚的名號,雖然乍聽陌生,但許多人肯定吃過。像是小時候辦桌料理的前菜炸小魚,使用的就是同種的沙梭魚,僅需洗乾淨沾粉油炸就好。其味道不僅鮮嫩,且營養滿點。誰知有回在市場購買,竟發現旁邊都是阿公阿嬤,可見年輕人懂此味者已少。

 

  平常若想換口味時,也可換個懷石料理法作沙梭,但需要把肉跟骨頭、刺剔除乾淨,再沾蛋液、芝麻、杏片等材料來油炸、耗工費時。所以璐璐受到一次肩酸背痛的教訓後,只好改買體型較大刺少的金梭魚(也是兇悍的梭類,可至頭城海鮮網購)做鹽烤,或是直接到游壽司等料理店品嘗。

 

  師傅們通常會將皮身稍微炙烤(青皮魚類慣用手法),或加點兒蔥花、茗荷等,把清淡腥香的風味提出,所以一口咬下,爽緻口感盡在不言中。

 

  而梭子魚的日文叫KAMASU,相較於台灣人不夠普遍的煮食風氣,這可說是日本的經濟魚種。且能作成一夜干、生魚片、鹽烤、油炸醋漬、味噌柚子燒等家庭料理,用不著到料理店就能享受得到。之前復興北路的金澤料店便有進口烤梭魚一夜干出售,鹹香宜人,是下酒好菜。

 

  另外,台灣目前也有養殖的鱘龍魚販售食用,只是這並非為中華鱘,而是俄羅斯鱘或是史氏鱘等不受管制進口的品種,所以並不犯法。

 

  但說也奇怪,這麼龐大的魚,由於脾性好,只懂掙扎不會攻擊,人類反而吃來其味津津。而面對體型較遜的梭子魚,卻因為比鯊魚還兇,連潛水客看到都會落荒而逃。這使我不禁想到台語所說:「軟土深掘」這句話,其實不管在魚或人的世界裏,其實都是共通的!

【2008/06/25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