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趁著週末假日帶著小孩出門買玩具,順便跟家人吃吃飯聊聊天,小孩最近迷上日系卡通,裡面有一系列會變身的機器人,拗不過小孩的要求,帶著他們到賣場去選購,一整個系列買下來才發覺並不便宜,花了不少錢。晚上跟家人聚餐的時候,我姐夫便提到,像這種系列的玩具,小時候根本買不起,因為實在太貴了。可是那個年代的人們或許買不起這類的奢侈消費品,卻可以咬緊牙根買房子,並且把孩子們撫養長大,反觀現在的人們大量購買奢侈的消費品,可是卻無法置產,這其中的差異讓我想了好一會兒,把心得跟大家分享。
老一輩的人由於生活條件差,甚至連三餐都不得溫飽,所以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賺錢,如何在惡劣的生活條件下生存下去。在過去『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下,也沒有所謂的名牌的誘惑,賺來的錢除了生活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會想要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所以上一輩的人往往名下有不只一間房子,都是這樣苦幹實幹存出來的。個人如此,企業亦是如此,老一輩的企業家努力賺到錢之後,大部分都用來擴廠、買設備、買廠房等等。因此,不管是企業或個人都努力的要賺取屬於自己的資產,在那樣的良性循環之下,創造出了傲人的台灣經濟奇蹟。反觀這十年以來,或許是上一代留給了我們太多,大家口中談的開始是如何投資理財?如何快速的用錢賺錢?如何的快速成功、退休享受生活等等的話題,許多買空賣空的行業就出現在你我身邊,大家都想不勞而獲,甚至連借錢是高尚行為的口號都搬上檯面。過去的人努力賺錢→存錢→置產→再存錢,可是現在的人卻變成了借錢→投資→買名牌。投資有兩種下場,賺錢了就加碼投資,賠錢了就繼續借錢翻身,努力工作賺錢的故事,在你我週遭已經很少聽到了,企業也是如此,夢想著當企業上市上櫃之後就可以身價百倍,專注經營本業的人卻變少了,大家都陷入金錢遊戲數字的追逐,這樣荒謬的循環造成了台灣的經濟衰退,大型企業債留台灣,消金風暴席捲全台。
如果有投資股票的人大概會發現,在這一波的下跌過程中,傳統股所受到的衝擊其實是相對小的,有個原因就是傳統產業相對的務實,不太去過份強調未來性,真正的一步一腳印在賺錢。過去的「務實」造就了台灣的經濟奇蹟,國家豐衣足食,人人過著真正均富的生活,現在的「虛華」造成了台灣的經濟衰退,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人民的痛苦指數不斷的往上竄升,想過高品質的生活,想追求富裕的生活都不是錯事,但現在與過去最大的差別在於願意付出努力的程度,想要一夕致富的想法,充斥在很多人的腦海裡。現在是個反省的契機,目前的社會資源比過去好太多,若能務實做事,下一波的台灣經濟奇蹟或許就在你我手上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