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維特專欄】躲風暴閃地雷 判斷秘訣免心慌
定存高利有陷阱 財團背景看門道

檢視銀行狀況,判斷往來風險(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我岳母買了某家人壽高額的儲蓄型保單,某日聽見她的朋友說這家人壽公司似乎有點問題,丈母娘馬上請我去探聽真實狀況,畢竟目前市場的風聲實在太多,可是民眾又怕萬一傳言是真的話該怎麼辦?

 

  筆者今天將藉由個人的經驗分享,該如何判斷一家企業?或者金融機構是否有問題?透過這些基礎判斷,至少能讓自己的心理有個依據,不會過度恐慌。

 

  過去被點名經營不好的銀行以中華商銀為例,在爆發財務危機之前,還強打定存高利率的優惠措施,金融機構偶爾都會推出定存高利優惠來吸引存戶,但若是長期主打這種優惠措施,那就得小心了。

 

  會用高利吸引存戶存款就代表銀行內部的資金流動性,開始出現問題,前不久才被接管的慶豐銀行,定存利率有陣子也比市場行情來的高,所以如果看到一家銀行突然間推出類似的活動,民眾的警覺性就要提高,若這家銀行長時間在市場上經營績效不彰,又主打高利定存的話,那就更要小心了。

 

  再來就是看銀行的財團背景,公營銀行由於背後是政府,所以民眾會心安,台灣民營的金控公司或金融機構,絕大部分都是靠著過去傳統事業成功跨足金融產業,當然像國泰、富邦這類老字號的公司是不同的,它們反而是守穩了金融版圖才跨足業外投資。

 

  過去幾年出問題的都是由傳統事業跨足金融產業的財團,中華、慶豐、寶華、中興都是,所以大家可以去看看,所有民營銀行背後財團的本業經營狀況,因為本業如果經營不善,所經營的銀行,就會變成財團私人金庫,中華銀行就是最好的例子,長期下來怎會不出問題?

 

  這陣子不斷的傳出某某財團因為房市不景氣,大批建案銷售不佳,導致資金流動有問題,這財團所投資的金融機構,也連帶受到波及,景氣越不好這類的傳言會越多,民眾務必把眼睛睜大看清楚,業外投資越大的集團越要小心。

 

  台灣有很多銀行是從過去的信合社或地方企銀轉型,這其中牽涉到很多地方勢力及民意代表家族的利益分佈,所以股東成分也相對複雜,這類型的機構或企業財團相對來說,風險也是比較高的,許多官商勾結的超貸弊案,常常發生在這類型的銀行。筆者個人較少跟這些銀行往來,當然這是我個人的習慣,讀者可以依照個人的判斷,再決定要跟這些金融機構往來。

 

  其實台灣的金融機構大部分體質良好,會出問題大部分都是人謀不臧或擴充太快,只要常常檢視以上的判斷標準,應該就可大大降低跟地雷銀行往來的風險,祝大家好運!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

【2008/10/17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