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筆者長期從事資訊相關的行業,每次老一輩的鄰居或長輩都會跟我說「做電腦的,不錯喔!」,尤其是到了年終的時候,就會有人問我「股票領幾個月?年終獎金,不錯喔!」。
其實這是大家把「資訊業」跟「電子業」搞混了,滿手股票的電子新貴其實都是屬於「電子業」,而協助企業、政府進行E化或資訊的產業才是「資訊業」。
甚至做網站、網頁設計也屬於廣義的資訊業,過去在台灣有幾家資訊公司的股價創下高峰,但也只是曇花一現,現在資訊業各項的薪資福利及前景,並沒有比一般傳統產業來的好,但是自行創業的成功案例,在這業界倒是最多的。
目前只要跟電腦相關的工作,都可以歸類於資訊業,小到網頁設計大至系統整合,這產業的報酬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高,除了某些外商公司如IBM、微軟等等。
而過去曾經出現幾家股價飆漲的資訊公司,也完全是拜網路興起之賜,當網路泡沫化之後,這些公司的重心就轉移到企業及政府E化上,由於企業要增加作業效率,勢必就要進行資訊化,所以在台灣才會有大大小小的資訊公司。
這一波經濟不景氣對於中小型的資訊,勢必會有比較大的衝擊,目前個人資訊工作室到處林立,正統的資訊公司受到很大的衝擊。我有個朋友在一家知名的金融資訊公司上班,主要的客戶對象是銀行,今年第一季的時候,他有個銀行專案原本報價將近200萬元,沒想到最後卻被一家小工作室,以不到100萬的價格搶走,可見這市場競爭是多麼慘烈!
展望明年度各家企業的資訊預算,應該也都會縮減,如果你個人是有技術能力的,筆者認為反而是自行接案或創業的好時機,企業資訊預算縮減在有限的資源之下,企業一定會對外尋求成本更低的資訊解決方案。攤開一些外包資訊網,資訊相關的案子總是最大宗,這樣的情況至明年度將會更為明顯。
反過來說,資訊業的上班族就要小心了,尤其是業務及行政人員,而技術人員只要肯用心及努力,絕對可以找到出路!這產業明年度有著高度危機,但是對於小型工作室,卻是絕佳的契機,在金融風暴下小型工作室,有著更高的應變能力及彈性,很多大企業在過去不景氣時,也是這樣崛起,如果你是這產業的一員,可以思考新的方向,或許將會為你帶來不同的人生!
《本專欄固定每週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