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這幾年來,即使經濟有所起伏,但論起便當的口味,卻是風貌越來越多。話說便當的起源,其實是從日本桃山時代給官兵的飯糰開始,爾後江戶時代才大量出現賞花、觀劇、遊船所用的便當。而我們熟知的車站便當,其實是在1885年,才在宇都宮車站開始販賣。
至於台灣呢?之前璐璐訪問過福隆便當的起源,經宜隆便當的月枝婆婆確認,才找到福隆便當的創始人。而有名的台鐵便當呢?據說則是民國三十八年就開始服務旅客。因此想起童年搭火車時,那個香噴噴的鐵路便當,直至現在,仍使人神往不已。
只是取消鐵盒便當之後,台鐵有陣子大概是委由外製,因此十幾年前,只坐火車回家的兄弟飯店董事長洪騰勝,由於氣不過車上吃的那個黏黏的便當,所以大張旗鼓賣起了五星級飯店第一個百元便當。孰料竟也做出了好業績。
至於璐璐平常最愛吃的便當呢?則首推三商巧福的排骨飯。話說曾在重大手術前夕,從醫院出來後,頓覺心情茫茫。結果家人找我去吃茹絲葵,卻被我推拒,直接去了三商巧福。
為什麼呢?就是很想靜一靜。而熟悉的地方,再來份美味的排骨飯,則反而能使心情獲得沈澱。結果,排骨照樣又香又厚,蔬菜也清淡爽口,至於招牌酸菜,也仍然甜潤可喜。結果吃完後,情緒便順勢提振了起來。
誰知今年過年,剛好大病初癒,於是開工後也直奔三商用餐。但沒想到卻發生使人傻眼的事情。
話說廚房把內用聽成外帶,豈知店員說:「既然都是排骨飯,那就將就吃吧?!」其實中午外帶者眾,很快銷掉並非難事。且三商的厚碗,原本還有保溫的功能,但如果挪到單薄的盒子裡,加上排骨的份量縮水,實在使人觀感不佳。
後來仔細想想,為什麼看起來這麼難吃?結果回想起吃國外便當時,才恍然大悟:原來賣便當的商家,總會把食物擺飾到最有食慾的程度。而內用食物若隨便亂擺,不管配色或份量均衡,整體當然顯得格外難吃。因此做生意,可不光靠促銷降價就行。其實顧客的滿足度不光在食物,眼福的享受也很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