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受惠於中國來的急單效應,我國出口衰退幅度暫時減速。財政部公布今(98)年3月份海關出進口貿易概況,出進口年增率,分別衰退35.7%及49.5%,出口年增率衰退幅度雖然還是很大,但已經小於去(97)年12月及今年1、2月的平均減幅,顯示春節過後的急單效應及庫存回補,使得出口略有回升。
財政部統計長李麗貞指出,3月出口值155.9億美元,是4個月來最高值,且3月平均每日出口值是是5.03億美元,較2月的4.5億美元,還增加11.8%,顯然3月份的出口狀況,確實好轉。
不過,李麗貞也認為,未來會怎麼樣還很難說,3月份很明顯就是急單,未來還會不會延續,才是觀察重點。如果未來2、3個月的出口值都能增加,才可說我國出口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3月出口對象,以中國及香港為主,統計3月出口較2月增加29.9億美元,主要以對中及香港增加13.1億美元最多,對美國、東協、歐洲各增加2至5億美元。如果以今年3月跟去年12月相比,把春節因素排除在外,我國對歐美及日本的出口都是下滑,唯有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的出口增加。
進口部分,3月進口值為121.7億美元,較2月增加12.5億美元,但較去年同期大減119.4億美元,減幅高達49.5%,這是剔除春節影響因素後的史上最大減幅。
進口大減的原因,在於含原油在內的礦產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以及電子產品等進口減少所致。出進口相抵之後,貿易出超34.1億元,是96年12月以來的新高,較去年同期增加25.4倍。
累計今年第1季,出口總值405.5億美元,進口總值320.6億美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36.6%及47.2%,其中,第1季進口總值年增率是歷年同期最大減幅。出進口相抵之後,貿易出超84.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55倍。
進口減幅擴大,主要是因為農工原料的跌價,3月國際原油價進口價格,每桶43.3美元,跌價53.8%,進口數量有2403萬桶,較去年同期減少33.3%,而原油進口值大減的原因,除了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回挫的原因之外,受到景氣衰退影響,需求也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