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專欄】
美食檔案》微利時代單身有罪?角色互換細推敲
業者可思考顧客需求 規劃單身消費環境

吃到飽餐廳以加價限制單身顧客用餐(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消基會公布,針對19家娛樂或餐飲商家調查,是否有對單人消費加價的情形。結果發現,雖然店家都標榜著是以算人頭的方式計費,但經過仔細了解,才發現竟有9家對於單人消費者,要求加收比例不等的費用。而且,其中還有不少業者,雖然平日就對單人消費者設限,可是卻沒有主動告示或告示不明確。

 

  而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第二條第七款規定,商家如果要對單人消費者加收費用,必須預先盡到告知的義務,倘若消費者用餐之後,才得知需另外加價,就可以依照這項主張,無需負擔額外的加價費用。

 

  不過,雖然消基會這項調查,引起了不小的輿論討論,很多消費者甚至認為,店家有「懲罰單身」之嫌。但是在越來越多人,本身因為失業、轉換跑道等因素,大量投入餐飲創業的同時,有一些在經營上的無奈,與收費的模糊地帶,實在值得深入探究。

 

  無獨有偶,這批被公布的餐廳店家,大部分是所謂吃到飽業者。而並非是單點、高消費的場所。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差別在利潤基礎。例如吃一客魚翅,即使單獨去吃,但消費的額度,仍能符合當初設計的獲利比率,所以不會被加價以對。

 

  可是吃到飽的店家,通常是屬於衝量、以微利來累積利潤的型態,所以多半不是坪數大,就是以連鎖的方式,來降低整體採購、營運的金額。

 

  所以,一個當初開店時沒想到的問題,就在營業後發生了。那就是採購的設備,因為都是以雙人甚至多人型態來設置。但當單人來用餐時,也許同樣吃兩個小時,但就會足足少掉一半的收入。而KTV也是一樣,單人使用一個包廂,獲利也會減低。

 

  當然在此不是附和,或百分百認同業者的行為。可是在單身男女越來越多的社會,若消費者跟業者的角色互換時,是否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況且,不清楚標示加價的行為,雖然有法條規範,但總屬於事後爭議部份。所以有責任感的業者,應該嚴格自律,遵守收費必須透明,倘若非得要加價,一定得事先告知的作法。

 

  至於腦筋動得快的業者,不妨思考諸多單身顧客的需求,好好規劃出有個別座位的用餐、休閒環境。相信這對分眾行銷上,應該有不錯的效果!

【2009/04/08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