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
物價指數連3個月走跌 主計處:通縮壓力仍在
WPI創34年最大跌幅 仍未反應在CPI上

雖然CPI年增率負成長,但食物價隔仍上漲(圖/卡優新聞網)

卡優新聞網

  隨著景氣衰退的步伐,國際農工原料價格持續疲弱,我國物價也連續3個月走跌。主計處公布4月份物價變動概況,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負成長0.45%,連續3個月皆呈負成長,累計今年14月,CPI年增率負成長0.12%;4月份躉售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負成長擴大至10.99%,更創下民國644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主計處統計4月份CPI下跌的主要原因,與近期國際油價表現有關,近期國內油品價格雖隨國際油價時有漲跌,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大幅下滑,使得交通類跌幅達5.97%之多;不過,食物價仍有1.5%的上漲幅度,蔬菜漲7.02%最多,其次是水產品漲5.8%。剔除新鮮蔬果魚介及能源之後,4月份核心物價上漲0.04%,這是民國9510月以來,最小的漲幅。

 

  代表商品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WPI4月份年增率為負成長10.99%,創下34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主要是受到國際農工原料行情持續疲軟的影響,基本金屬、化學材料、石油,以及天然氣等價格,續居於低點所致。其中,國產內銷品跌13%,進口品跌13.74%,出口品跌6.12%。

 

  國產內銷品年增率下跌13%,創下史上最大跌幅,主要是因為鋼筋、鋼板、石化原料、合成樹脂、塑膠及橡膠、油品等價格持續低檔,使得基本金屬類、化學材料類、石油與煤製品類,分別下跌38.61%、28.14%、26.38%。

 

  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跌幅22.33%,也創史上最大,是因為鋼胚、鋼鐵廢料、原油、石油腦等國際行情仍居低檔,使得基本金屬及其製品類、礦產品及非金屬礦物製品類,分別下跌45.29%及40.25%。但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則僅下跌13.74%,這是882月以來的最大負成長。

 

  主計處表示,導致物價下跌的因素不只一種,但這波的物價下滑,主要原因就是全球景氣衰退,導致需求不振,供過於求之後,物價明顯下跌。雖然躉售物價跌幅已經很驚人,但仍未全面反應在消費者物價上,但因為農工原料價格持續低迷,物價再下滑的趨勢仍在,因此通貨緊縮的壓力也仍然存在。

【2009/05/05 卡優新聞網】http://www.cardu.com.tw
| 關於卡優網 | 服務總覽 | 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廣告刊登 | 網路行銷 | 聯絡我們 | 其他聲明 |
威辰資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C) 2005 Starwi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錦州街25號5樓 TEL:(02)2522-3380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器,Flash Play 8以上版本,NETSCAPE尚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