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優新聞網】
《今周刊》調查製作2009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榜」結果出爐,受到金融風暴影響,今(2009)年一千大排行榜總體成績不太理想。不過,這份排名調查也是兩岸三地企業在金融海嘯後首度公布的數字,透露出三地企業對海嘯的生存能力。
其中中國股市不畏金融風暴,強力領先反彈,造成排名暴衝,共有622家中國企業入榜,創下最高紀錄;而台灣企業相對受到擠壓,只有122家上榜,創下調查以來最低紀錄。
《今周刊》表示,今年是第六度調查「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榜」,從市值來看,去年兩岸三地股市大跌,市值排行因此重整,整體市值減少23%,今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共有642家企業市值縮水;同時受到不景氣衝擊,所有上榜企業的營收成長率為23.34%,創下成長最低紀錄。
雖然外在大環境不利,但中國企業是今年排行榜的大贏家,中國石油仍然以10兆(新台幣)市值蟬連冠軍,遙遙領先第二名工商銀行的六兆八千億元。台積電則奪下第15名寶座,較去年晉升二名,蟬連台灣企業入榜的冠軍。台灣企業只有台積電、台塑化、鴻海、中華電信擠進前50名,去年排名39名的國泰金因市值大跌五成,跌出50名外,今年排名第63名。
台灣企業受到金融海嘯影響,獲利均大幅縮水,相對於中國企業有中國內需市場加持、香港企業有紅籌股頂住及國際化的優勢,台灣企業應該在美國市場外尋找新市場,才能重拾獲利能力。
無獨有偶,《天下雜誌》也發表台灣一千大製造業、五百大服務業、一百大金融業,去年也都因金融海嘯衝擊面臨遊戲規則改變的大斷裂。1000大製造業,總純益創下七年最低紀錄,平均獲利率是去年的-83%;500大服務業,總營收雖逆勢突破七兆,平均獲利率卻慘遭腰斬;金融業表現不佳,稅後純益總和較2007年衰退115.8%,也創下調查以來最低紀錄。
天下雜誌指出,從今年一千大企業調查看來,2008年台灣三大產業總營收均有成長。以製造業來說,電子一哥鴻海精密的總營收,已逼近兩兆元新台幣、服務業的總營收也創新高,突破七兆元台幣,而金融業總營收破五兆新台幣;但卻讓股東失望的是,各產業獲利都呈現大幅下滑,甚至刷新了多項最低紀錄。